第179部分(1 / 4)

小說:易鼎 作者:風雅頌

就算學究天人,也有著難以明白的迷惑。

上庸山林。

一行軍隊在行軍。

“天大亮,在天黑前,務必要抵達目的地。”眼見天色大亮,若再行的慢些,只怕會被人所察覺到,樊流海輕輕一勒胯下馬韁繩,沉聲吩咐。

黃昏時分,樊流海大軍,終於到了上庸城外三十里處。

“報!”樊流海大軍正行之間,前往探馬陡然來報。

“稟報將軍,上庸城幾日前,已是城門緊閉,嚴禁百姓出入。據探查,上庸城中有著六千守軍。”這探馬飛馬到了樊流海身前,翻身下馬,跪倒在地,飛快稟報的說著。

“幾日之前,已然戒備了麼?莫非他們提前獲知了我等到來的訊息?”樊流海聞聽此言,眉頭皺起來。

“將軍,是否是其他原因所致?”張藩上前,說著。

“再去探查!”樊流海吩咐,又對著張藩說:“此事必須先派人探查清楚,再做打算。”

張藩點頭。

沒用多長時間,得到了上庸城戒備原因,卻是因為城中有倒賣私貨的商隊,為抓捕走私商隊,進行的全城搜查,在斥候再次過去檢視時,城中已然撤去了戒嚴命令。

“既不是察覺到了我軍行蹤,那按原計劃行事。”樊流海嘴角,浮現一絲冷笑。“上庸城,從明日起,便讓它改姓!”

“來人,傳令下去,紮營休息,半夜出軍,到達上庸城下,這是守軍最為睏乏之時,趁此時候攻城,爭取將城攻下到了城中,再進行休整!”樊流海冷聲說著。

又吩咐的說著:“聯絡上內應,準備夜擊。”

最後,又吩咐著:“主公給的陶雷,就要準備好。”

王弘毅很早就令人準備硝,說實際,王弘毅前世,對化學理論的學習很淺薄,不是不想研究火槍火炮,甚至炸藥,實是不會。

只記得糞土能出硝,並且記得火藥的成分是由硝酸鉀、木炭和硫磺機械混合而成,一般製成顆粒狀。

當下就令工匠想辦法調和,以及研究,按照制定標準、實驗記錄,總結的三原則進行,二年後,經過多次實驗,並且炸了好幾次,終於製出了有一定威力的火藥,內裝實的話,埋入地下,可炸塌一座小牆,但是對大牆還是沒有辦法。

這次就攜帶著十罐,以備萬一。

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戰(七)

上庸

樹叢和矮坡後,只見隱不可見的煙道。

地上鋪的全部是毯子,因為是決戰了,軍營中也不吝嗇,直接將所有毯子全部鋪在地上,讓士兵休息。

四壁是臨時砍的樹幹和泥土糊成的擋風牆。

特製的煙道中,幾個爐子燒著,用的是石炭,幾乎沒啥煙霧。

大部分士兵都包著衣服或者毯子綣身鼾聲作響,有少數人或立或坐著。

樊流海巡查著,有些放了些心,經過七日急行軍,損失了些人,但是大部分都年輕體壯,一時間還撐的住。

至於戰後,只要勝利了,哪怕再有些發病或者什麼,都可以忽視了。

樊流海轉頭說著:“令後勤營,將所有好東西都拿出來,不要省了。”

這種奇襲,沒有多少餘地,沒有節省的必要。

“諾!”就有人搬出個小罐,用刀撬開封口,裡面是各種各樣濃縮過的濃湯、肉汁,肉條。

忘記說一聲了,把食品裝入陶器,放入蒸鍋加熱用蠟封口,這樣就變成行軍罐頭。當然實際上古代早有,《齊民要術》就有這樣的記載:“將家畜肉切成塊,加入鹽與麥面拌勻,和訖,內瓷中密泥封頭。”

這道理相同,只是看誰有這個心思大規模推廣而已,古代可所謂有寶玉而不識。

真理三定律,第一點是推廣,第…也是推廣。

還有就是用糧食,用水煮的爛了,用巨石猛壓,變成了一塊塊磚一樣的東西,這叫壓縮乾糧。

有這二個簡單方法,導致蜀軍後勤加強了五倍有餘,原本糧道問題,現在基本上完全解決了。

有關方面統計過,一車壓縮乾糧和罐頭,可充當五車糧草。

這時,只見有人將煮水行軍壺拿開,通了通石碳,將硬邦邦,和磚一樣的糧塊,用刀猛斬,才斬成幾塊,投進去,再把一個罐頭裡的東西倒了下去,幾分鐘後,水煮著,混合著米和肉,還有菜的雜燴湯就出現了。

樊流海第一個盛了一碗雜燴湯,喝了一口,心中滿是快意:“一碗就足夠將士一頓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