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靈應”的字眼,頗能說明蕭陽屬不合禮義而設定的“陰祠”,卻又有靈驗,當時尚未經過新朝的任何批准和認可。
但是,從陰祀到廟食的時間很短。
“……帝聞,詔許祠封侯!”,因此成為了合法祭祀。
此時,小樓上,數人觀看著下面,只見漢中城護城河寬,滔滔環繞,城牆城高牆厚,佈局嚴謹,形勢險要,本是可以長期堅守。
這時,卻見一股赤氣沖天而起,瀰漫天空,而漢中城中,白氣已衰,搖搖欲墜,一道人不由嘆著:“看這樣子,只怕漢中三日必破啊!”
“不錯,此子氣候已成,郭公率兵前來,只怕反而有挫,這任何是好?”又一道人目睹此天兆,不禁仰天長嘆的說著:“哎郭公一脈本有王侯之相,又遇天時,可以飛龍,可遇此大關,我將如何是好呢?”
“能否勸說郭公?”
“只怕很難,郭公剛毅果決,堅己信念,很難以鬼神之事動搖心志,但是如果這直撲上來,就是二龍碰撞。”
“王弘毅已得蜀中龍氣,又得了十四州,氣運之盛,只怕郭公難以直接對抗。”
“也不必太擔心,郭公身有天運,又有地脈庇護,未必不可爭一長短,再說就算不利,也不會一敗塗地。”
“話說如此,可一敗的話,只怕氣運折損,耽誤了天時。”
說到這裡,數個道人都不由嘆息。
第一百四十章 碰撞(下)
一夜無話,清晨時,十三司的人再次求見。
“請他入帳。”王弘毅聽著遠處轟隆聲不斷,平靜的說著。
片刻後十三司的百戶步入帳中。
“秦軍此時到了何處?距離漢中還有多遠距離?”王弘毅開口問著。
“主公,秦軍離此還有兩百里。”
“兩百里?”王弘毅站起身,原地踱了幾步,轉過身說:“繼續注意秦軍的情況,隨時注意,每二個時辰,報上來一次,這關係著此戰部署,不是小事,你們要越發著意留心。”
“是!”十三司的百戶忙躬身應了。
站在帳前,望著遠處略顯朦朧的大城,王弘毅的臉上冷笑。
“主公。”帳外有人開口。
王弘毅聽出是樊流海的聲音,說著:“來了,還外面作甚?快進來吧!”
“是,主公。”帳門被人一挑,身材魁梧的樊流海從外面走進來,其實就算他不來,也會有任務交給他,現在求見的話……
王弘毅目光一閃,問著:“你有事要與孤說?”
“主公,臣此次前來,是來向您請戰。”樊流海在王弘毅的面前沉聲說著:“臣雖非大將,這衝鋒打仗,還是能與人拼殺一番,臣不怕死,請主公下令,讓臣去攻城吧!”
“請戰?”有些明白的點點頭,王弘毅微微笑著:“你是覺得,攻城太慢了?”
“主公,臣是這樣想,現在巨石轟擊,漢中卻驅使百姓修補,這一來一去,拖延了時日,不如大軍攻城,兩手齊下。”樊流海說著。
這明是請令,實是獻策。
對樊流海,王弘毅是很是看重,他是有潛力成為天下第一流大將,這樣一個將才,王弘毅向來不會虧待。
王弘毅搖頭笑笑,說:“攻城,孤自有安排,你一直跟在孤身邊,對你,孤是不會忽視,攻城事不派與你去做,是因為有更重要任務,要交與你去辦。”
聞聽此言,樊流海行禮:“臣恭侯主公令。”
“郭文通用兵極迅捷,已經攻破了梁川郡,直撲漢中,我令你率本部去烏山,攔截敵軍五日就可。”
烏山是一處縣城,地形三面環山,唯有烏山呈馬蹄形的開口,一條道路從這個開口一直通往漢中。
除此,三面都是高山。
這處關卡山勢陡峭,又砌了兩道石牆,據山勢而守,堵在入口處,雖然不是太艱險,但是抵抗三日的確綽綽有餘。
樊流海深知地理兵法,聽了主公的話,只是一想,就知道關鍵,當下就說著:“主公放心,臣的補給遠遠比敵軍容易,必深溝高壘,拒敵於關外。”
聽了這話,王弘毅大喜,說著:“就是這意,你可率我軍令,今日就出徵。”
“諾!”樊流海磕頭應是。
得到了軍令,樊流海很快告退離開。
聽著遠處的轟隆聲,王弘毅在帳內坐不住了,站起身步出營帳。
“主上。”兩旁的護衛立刻行禮,被王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