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就可抵禦大軍,越山郡有兵六千,實不足為患,至於建山、越成、慶河、廣寧、定南眾郡,一繳就可平定,唯漢族人口不多,山間族勢大,卻很難治理。”
“歷來這類問題,平定易,治理難。”王弘毅問著:“眾位有何意見?”
丁虎臣就躬身說著:“依臣之見,這事很容易,無非就是剿字,殺,殺的怕了,就自然服了。”
王弘毅聽了含笑不語。
李剛就有不同意見:“山間族有三十萬,如何殺得?宜以良將直接擔任山間族最繁忙的地區擔任縣令,又以郡守統籌之,又打又拉,自可平定。”
這就是打和撫的方法了。
“臣反對,這方法是好,但是卻要使我鎮大半軍力牽制在西益州,這絕對不行。”虞昭立刻表示反對。
王弘毅又問著:“張攸之,你呢?”
“剛才聽聞三位大人,都有道理,臣覺得,先以大軍威懾,令各保疆界,然後分兵扼諸險要之地,將山間分割包圍,其間只修繕藩籬,不與交鋒。待穀物將熟,縱兵掠奪,以飢餓迫使山間出山求活,自可收籠所用。”張攸之說著。
這方法綜合了上面的意見,眾人頓時暗罵,這時卻一起看向王弘毅,求其決斷。
王弘毅這些日子盤算已經很長時間,又回憶著歷史上地球上怎麼樣處置,這時,已經決定乾坤獨斷了,站了起來,說著:“現在是垂正十四年冬了,再過一個月,就是垂正十五年了,孤想到這裡,心中就不安啊!”
說到這裡,長長嘆息,不等大家回話,又說著:“山間族依阻深地,心腹未平,難以圖遠,可是秦川和荊州兩地都有著大變故,強敵在崛起,孤雖然搶先了一步,奪了些先機,可是如是在山間族上浪費二三年,只怕什麼事都作不了,這又豈是孤的大願?”
這時,王弘毅目光炯炯,此時殿外的雪下小了一點,還是紛紛而下,顯著英武挺拔。
虞昭等臣,是第一次聽聞著王弘毅坦露心聲,望眼天下,也都被激得熱血澎湃,一起起身說著:“主公有此志,正是萬民之幸也!”
還想再說,卻又被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