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自己兒子雖封魏國公,卻沒有被封太子,這時更不能參與國宴,讓群臣認可。
不過,來日方長,這失望一閃而過,她微笑的說著:“是!”
時間不多,說了些話,皇帝,太后,皇后起駕,向前面國宴而去。
看著帝后三人前去,貴妃趙婉,不由露出失意的神色,這時謹妃卻並沒有失落,上前說著:“姐姐,我們回去吧!”
趙婉默默的點了點頭。
第二百七十六章 登基(下)
國宴在明池殿,這明池殿周圍視野廣闊,殿內也非常寬闊。
殿內山喊萬歲已過,太后和皇后也拜見過了,大批侍女紛紛而上,開始布宴。
這些是早預備好了,一聲令下,珍饈佳餚就連忙而上,裡面也不及細述,等入宴了,首相率百官敬酒。
王弘毅連喝三杯才止,笑的說著:“今日朕心裡很歡喜,一起共飲吧,大家不必拘於常禮了!”
這話實際上是對禮官的說著,沒有這句話,禮官隨時監看著是不是有人失儀。
不過就算說了這話,群臣舉箸進膳,還是隻聞杯盤微微作響,一聲笑語不聞。
王弘毅知道這是自己和太后皇后在場的緣故,實際上,今天中午真正用膳,是在皇太后處,有著皇后和妃子同賀一席,兒子和女兒也上席。
但是這時總不能立刻離場,於是笑著觀看著眾人,只見大殿內,各色華服的百官都依此向著皇帝慶賀,並且出詩頌文。
這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過程,這種大宴,都必須有人出文來錦上添花,製造氣氛,因此頓時華章如潮,而王弘毅只要不時賜酒就是。
當然,王弘毅到這個世界八九年了,也讀了些書,又有著一些記憶,不然的話,連品鑑文章的本事也沒有,就讓人笑話了——皇帝可以不作詩文,但必須會品鑑。
殿內必須五品以上才可以,還有著殿外五品到七品的小宴。
王弘毅聽著,心思卻集中到了鼎處。
再次仔細觀看,又是有些冷意,只見鼎轟鳴著,不斷吞食著氣運,但鼎底,只剩了一層薄薄的氣運。
可以說,在這時,王弘毅和整個大“成”朝,都是最薄弱的時候。
不過卻沒有任何關係,有著重重護衛,這算不上什麼,並且每過一天,氣運就又厚實一分了。
到了一輪歌功頌德的文章說完,殿上沉靜了片刻,王弘毅春風滿面,大讚一聲。
而內閣又再次帶頭舉杯,王弘毅飲了之後,就起駕離開,到後朝接受後宮的朝拜,看見皇帝遠去,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
陪著皇帝用膳,是一大考驗,現在皇帝離開,氣氛就立刻輕鬆了,到了酒酣耳熱後,更是喧鬧一片,許多官員離席敬酒。
皇城熱鬧一片,整個金陵也沉在了喜悅中,街道中鞭炮噼哩啪啦響成了一片。
百官不要說了,都紛紛讓家人購買著鞭炮,連綿放著,就是城中計程車紳,在這時也避免不了同流,也放著鞭炮,掛著彩燈。
反正今天又是元宵節,本來就要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
大燕朝本來元宵賞燈十分興盛,處處張掛彩燈,逛燈市更是一件十分賞心悅目的事。
最近幾十年天下崩亂,這節日才遜色了些,現在王弘毅定鼎南方,和平延續了二年了,今年舉辦,又遇到了登基,就格外隆重。
話說王弘毅退下後,沿途就看見殿閣走廊,一群群宮女開始掛著宮燈,宮室四處,都是成片成片,估計點亮後,至少有三千燈,甚至連樹木山石,都掛了上精巧的燈籠。
元宵燈節,宮中自然也要點花燈。
宮中的花燈,按照大燕制,第一就是內務府採購,第二就是各地省郡送上,還有是三品以上,或者有爵位的官員敬獻。
現在大成初建,二三項就免了,都由內務府採購,這些宮中的花燈,購買的都是華麗、精緻、寓意吉祥的花燈。
看著這些,王弘毅心中也變的柔軟,和歷史上有些“明君”不同,王弘毅認為只要是採購,就沒有太過奢華說法,能增加就業和經濟迴圈嘛。
王弘毅看著,即便是最貴的宮燈,想必也不如燈市了,他可是接到報告,金陵城中連開三十里燈市,有十萬燈。
想著,王弘毅突然就有著換過便衣,去看看燈市的想法,但這種想法,轉眼就被扼殺了,雖說這二年,金陵城內經過幾次盤查和清洗,安全了許多,而金陵提舉司,負責整個金陵安全,也算是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