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部分(2 / 4)

小說:易鼎 作者:風雅頌

什麼可惜,在何牛和李小門墓前處死。”

“何牛和李小門的賞格依舊有效,這就不必吏部了,秘文閣迅迅議定,發下去。”

“相關人員都記功,上檔,各加一級。”

姚同和陳清交換一下目光,應著:“是!”

西交省

新劃分省份後,鍾文道擔任布政使,新設郡七,現在省會是珠口郡。

這珠口郡入海口,有著天然的優良港口。

交州一向被視為蠻荒之地,瘴癘橫行,蛇蟲遍野,一郡都難以與內地一縣相比,唯珠口郡不同。

珠口郡原本就是大港,每天進出港口的商船上百。

只見港口周圍,商家雲集,小的錯三落五搭起蓆棚,連綿起市,喧囂連天,大的卻變成了商業街,當然商業街上最多的是錢莊。

這時,街道上,正有一箇中年人正在四處看看,這人穿著一件青袍,腰間繫著繡花黑帶,看起來很是普通,看著四周,不由一笑,神色有些恍惚。

就在這時,一輛馬車開了過來,沉重的馬車石板路上駛過,馬車周圍有著警惕的護衛,還可以聽見叮噹作響的聲音。

“大人?”一個男子護住了這中年人,輕聲說著。

“沒事。”鍾文道說著。

當年在漢中,自己治理的井井有條,而不想幾年後,自己就從郡守變成了州牧。

儘管西交省遠比不上漢中,但還是一省主官,足以讓人羨慕了。

一省主官,日後再進一步,就是六部尚書,尚書後,就可入閣——雖說首相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參知政事還是可以希望。

並且王上最重軍功,鍾文道雖不是武將,但卻參與了丁虎臣攻下交州的戰役,現在在他的名下的軍功,也不少了,日後就是封爵的依據。

當然現在最重要的是穩定和發展。

在他的治理下,經過了一年,別的不說,至少各郡已井井有條,這珠口郡內更清理的乾淨,港口區、大街區、還有民居區,都顯出了繁榮。

由於太平,每天有上百船靠岸,這就導致著繁華,有些商人為了方便,甚至在城中購買著地皮置屋建房。

鍾文道一路過來,很是滿意。

剛才這馬車就是兌換銅錢的錢莊。

海商都用金銀,在港口將這些金銀兌換成銅錢,最受歡迎的就是蜀地的銅錢。

以大街為核心,周圍輻射著幾條街,建的就是密密麻麻的旅店和酒樓,這不但是海商休息玩樂的地方,更是因為傳統生意,都在推杯換盞中完成。

想到了港口賬本,鍾文道忍不住一嘆,難怪王上要建海關,這一月收入,就抵得上一郡的所有積存。

一年下來的海關銀子,就超過了一省。

但鍾文道卻還是重視農業,他深知糧食是根本,已經開墾和種植,甚至王上要種的膠藤都已經種上山坡——就有上萬畝了。

現在地大人少,開墾的田地採取輪作制,今年估計,生產的糧食足夠自給了。

布政使三年一任,一般規矩只能兩任,六年時間,足夠自己大展身手了。

不知道為什麼,鍾文道心中突然有一種惆悵,不過就在這時,一人匆忙而來,見到了鍾文道眼睛一亮,貼身上來,低語了幾句。

十三司千戶來了?

鍾文道一怔,看了過去,果是一個青年人。

這人二十五六歲左右,沒有穿官服,只穿件灰袍,見鍾文道望過來,上前一躬身,手一拱說著:“大人,下官有著王上的差事,按例向您稟告一聲。”

鍾文道見是他,心裡有些膩味,不是因為人,而是十三司是特務,本就受文官所忌,只是這人是王上的遠房親戚,名字是王興真,雖年輕,卻沉穩威嚴,只得笑著:“那你說來吧!”

千戶王興真又一拱手,說著:“大人,這事涉及王旨,還是樓上說……這店不錯,現在是中午了,上去用餐再談,如何?”

鍾文道抬頭看,果見前面一家酒樓,看樣子新造不久,屋頂黑瓦,地面方磚,都不見一絲斑駁痕跡。

到了裡面,刷白的粉壁看上去新幹的樣子。

跑堂一見這樣子,就領著上樓,見屏風相隔,各有雅座。

點了菜,各坐了,這時誰也沒有說話,等上了菜,兩人才勸了酒。

各喝了三杯,就放鬆下來,王興真就取出了一張公文,給鍾文道看了,鍾文道看了不由若有所思。

千戶說著:“這是他們自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