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部分(3 / 4)

小說:易鼎 作者:風雅頌

管田稅,遊檄巡察緝捕,以後科舉取士,必先當一年嗇吏,以熟悉民間賦役多少,知其疾苦,然後才能任亭長,漸漸而上。”

“據聞,有官就有印,亭長也有印信,不過嗇吏和遊檄沒有印,里長也沒有印信,不屬官,由民間推出,獲得縣令同意。”

眾人聽了,都是默然,原本大燕制度,中了進士,就直接當八品七品官,所以利益很大,但現在,只能從小吏起步了。

並且恢復舊制,朝廷控制力就大幅度提高了。

劉筍就說著:“此制是古法,當然很好,只是每縣必有十幾個裡,裡內又設嗇吏和遊檄,只怕在冊吏員激增十倍,這如何負擔得了?”

朝廷官吏規模必須與財力和百姓的承受能力相適應,這也是正理。

李臺瓊只一笑,說著:“以前哪個縣令,不養十幾個幕僚?建了裡亭,如果能去掉幕僚、私吏、師爺這些編外夾,實際上官吏還是減了不少。

“而且本朝和以前不同,單是海關關稅,每年就有六百萬兩,要知道,前朝田稅不過三百萬兩,單是這項,養兵養吏就綽綽有餘。”

這進入政務議論,眾人說到這裡,都覺得不能進行下去了,舉杯喝酒。

紀延壽“嗯”了一聲,說:“這話說遠了,大成開國,我們能奉此大運,如果能作出點功業,日後封妻廕子,都是有著,皇上至仁,賞賜極厚,我們都要用心才是。”

大家都是點頭,以後天下太平,就算你再有天才,也必須自嗇吏、亭長、縣六曹中一路上升,再難以破格提拔,現在卻是最後的機會了。

不趁著這個機會,以後前途就相對艱難了許多,想到這裡,人人都希望郭文通能不戰而降,這樣使節團就有著大功,至於不戰而降了,大批准備的將軍失去了機會,這就不是他們考慮的事了。

第三百十九章 長安(下)

“他們真是這樣說著?”秦王宮殿內,一道威嚴的聲音冷冷問著。

匍匐在地的官員,連頭也不敢去抬,只是恭敬說著:“王上,都有地下通道和銅管,外表看不出痕跡,卻聽的清清楚楚,的確是這樣說著。”

郭文通皺著眉,緩緩在大殿的地面上踱著步子,臉上毫無表情,片刻,吩咐的說著:“傳我令旨,讓眾臣進來議事。”

“是!”立刻有人傳旨而去。

片刻後,就進來幾個大臣,都行了禮,坐了,其中有一人,身材修長,美髯過胸,長眉細目,是大臣許清遠。

許清遠一拱手,聲音清朗的說:“王上,成國使者此番前來可是勸說主公歸降?”

許清遠素有著恩寵,郭文通不好將無明惡火隨意發出來,聲音枯乾說著:“許卿家猜對了,正是為了此事,這是已經得來的國書內容,你們且傳看著,一會說一說,要怎麼樣處置才好。”

說著,郭文通示意內侍,內侍會意,取著一個副本,在高階上一步步的走下來。

“許大人”,……”內侍來到了許清遠的面前恭敬遞上,許清遠點點頭,將副本接到手中,道了聲罪,就凝神觀看。

“你們傳著看一看,成國怕是真當自己是天子,一口呵斥孤的語氣。”郭文通這時說著,口氣平淡,可細聽卻可聽出夾雜著一絲憤慨。

這也是郭文通心中憤怒的主因,秦國和成國的交鋒,從五六年前就開始了,只不過因著秦地地域的特殊性一直沒有大戰。

兩地邊境的氣氛一直都很緊張,論起兩國的實力,秦國處於下風,可是郭文通半生戎馬,父祖傳承都是名將,有一腔的傲氣,特別是幾次戰略選擇,都被王弘毅玩弄在鼓掌之中,這使郭文通難以釋懷。

長安在手中,有著面積廣闊的秦川,背後還有涼州,郭文通覺得自己是可以與成國、汗國形成三足鼎立。

歷史上,這樣的例子並非沒有(地球上就是西夏)。

至於歸降成國……歸降王弘毅,交出所有人馬做個富家翁,這個選擇郭文通接到副本時,就實際上已經確定了。

大殿內,安靜的一根針掉落在地都能聽的真切。

郭文通在座上,表情看不出端倪,許清在下面手捧著副本低頭看著,幾個大臣屏息凝神,注意力放在了許清遠的身上。

過了片刻,許清遠將副本內容看過了,表情看不出變化,將副本遞給一位重臣,這人也是接過凝神看著。

隨後一些郭文通的大臣,都看過了。

當副本再次被遞還到郭文通面前,郭文通不投上一眼,直接扔到案上,這舉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