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迫於危機感的舉動。某位高階外交官說:“韓國向智利承諾的FTA,向美國承諾的派兵同意案沒能在一月份處理,今年的外交工作必然面臨重重困難。”
現場的聲音更為迫切。“2003年12月開始與日本協商FTA之後,預定二月份舉行第二次會談。而且,韓國馬上就要與新加坡協商FTA,如果與智利的FTA不能生效,我們怎麼好意思在協商現場露面(通商交涉本部外交官)。”“政府已經向國會提交了派兵同意案,然而國防委員會還沒有商定。考慮到派兵準備就需要三個月的時間,如果一月份還不能處理派兵同意案,那麼對美國承諾的四月派兵就不可能了(負責美國問題的外交官)。”
自主派與同盟派的矛盾
鑑於這種情況,2004年1月,外交部內部“自主派”和“同盟派”的矛盾開始浮出水面。實際掌權者的386世代①為主的國家安保會議(NSC)和外交部對美政策負責者之間的矛盾隨即公開化。
“自主派”以NSC政策企劃室為中心,主張對美政策應該區別於過去,這些人大部分都參與了當前政權,並與原來的對美陣線處處為敵。特別是在討論女中學生孝善和美善死亡事件的後續處理、伊拉克派兵案、龍山基地遷移協商等問題的過程中,相互之間更是傷了和氣。看不見的戰線已經在無形之中形成了。
以曾在駐美大使館工作最低三年時間的人們為主軸,形成了外交部對美陣線,主張不要對抗開展強力外交政策的布什政府,相反,NSC則強調所謂的“自主外交”,指出過去的對美外交政策存在大量屈從成分。這種潮流被媒體放大為“自主派”與“同盟派”的對立。
在這個過程中,對美陣線負責人無論在公開場合,還是在私下場合,都宣稱必須慎重對待韓美協商,於是青瓦臺和NSC發出了警告資訊。
另外,部分外交部職員在非公開場合發言,對政府在龍山基地遷移協商的立場表示遺憾。駐韓美軍突然遷移,國民在安保方面容易感覺不安全,所以他們認為必須慎重考慮國民的心理因素。青瓦臺接到了匿名信,內容是“尹永寬長官及次官、局長、課長等批判盧武鉉總統有關龍山基地遷移協商的對美政策”。這封匿名信還具體指出了批判盧武鉉總統的發言的時間和地點。
。 想看書來
總統盧武鉉和外交部長官潘基文(2)
因為這次事件,外交部長官尹永寬和北美局局長魏聖洛被解職。2004年1月16日,潘基文助理作為救援投手被起用。盧總統做出這樣的決定,完全是出於安定動搖的青瓦臺外交秩序,穩固韓美同盟關係的考慮。
青瓦臺公開了題為《提拔潘基文長官的背景》的報道資料。
“潘長官具備穩定和改革組織、加強和聚集參與政府的外交力量的能力,希望他能以友邦的信任為基礎,圓滿地處理當前的懸案。”顯而易見,外交部的改革和韓美同盟是這次人選的標準。另外,青瓦臺還說,“潘長官能夠以對參與政府的充分理解為基礎,在國際舞臺上發揮外交力量”,體現了盧武鉉總統對他的信任。前長官尹永寬解職觸發的“自主外交”論爭在國內外引起了超出預期的負面反應,容易傳達給布什政府以錯誤的資訊,這也對盧總統的選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即使在外交部對美陣線,潘基文也是屈指可數的美國通,盧總統正是充分考慮了這樣的事實。多年以來,潘基文往返於北美局、駐美大使館、青瓦臺,擔任了包括北美局局長、駐美公使、青瓦臺外交安保首席秘書官等重要職務,除了美國,他與日本等國的外交官也有著堅實的人際關係,在周邊國家都享有很高的評價。
接到長官任命狀之後,潘基文最先著手的工作就是平息“自主外交”風波。當時,青瓦臺首席人事秘書官鄭燦龍提到了這個說法,很快就發展成為國際性問題。
鄭燦龍秘書官在公佈前長官尹永寬的解職命令時,批判了“不能進行自主外交”的說法,從而引起了爭論。
根據青瓦臺的主張,“外交部的部分職員擺脫不掉過去的依賴性對外政策,從而不能充分理解參與政府提出的新自主性外交政策的基本精神和方向”。過去五十年來,韓美同盟關係已經成為韓國外交的主幹,而青瓦臺的說法明顯是在標榜改變韓美同盟關係的意志。《華盛頓郵報》等外國主流媒體把“自主外交”翻譯為“獨立外交(Independent foreign folicy)”,從而在同盟國美國內部引起了敏感的反應。
當時,青瓦臺和執政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