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好吃,你怎麼還會跑那麼遠?
不過凡事都有兩面性,雖然不能常吃到媽媽做的菜,卻能漸漸做出我們小魚愛吃的“媽媽做的菜”。食譜大多是從網上抄的,再按自家的口味加加減減變變換換,小魚和魚爸爸很負責地大力捧場,現在我也能偶爾面無懼色地承包一桌了。即便如此,我還是常常想起媽媽做過的那些美味;年幼如小魚,竟然也記得很多“溫州奶奶做得好吃的”——誰讓我在寶山多年卻不識寶,打小“遠庖廚”,回家後媽媽說“你帶小魚辛苦了,媽媽做給你吃”,我又不知悔改地走出了廚房。媽媽做菜很隨性,沒有照過什麼食譜。真的饞了,憑著記憶裡的樣子,琢磨著做一點簡單的。
老家靠海,海產豐富,我小的時候吃魚蝦吃傷過,有很長一段時間看見魚蝦就反胃,偏偏我們那裡的人堅信魚蝦比肉類更適合孩子生長,媽媽就做魚餅、魚丸、敲魚、敲蝦、蝦球等,奇怪的是這些也是魚蝦做的,我卻越吃越愛吃。回老家的時候,發現小魚也好這一口。溫州的魚餅、魚丸、敲魚都是拿很大的醯�閎∪庵史屎竦鬧卸衛醋齙模ㄒ燦腥擻寐眭o做,味道就差遠了),這裡菜場都沒見過大醯�恪U飫鏘憾啵�易雋撕芏啻吻孟海�悶廊緋蹦兀�
鮮蝦剝去殼,留蝦尾,滾上少許澱粉,敲扁即成。我覺得,敲魚薄點好吃,敲蝦只要略敲幾下就可以了。敲蝦、敲魚都是溫州傳統佳餚,正式上席的時候配料很講究,一般有熟火腿絲、榨菜絲、筍片、水髮香菇片、綠色蔬菜等輔料,另加清湯或高湯,少許黃酒、精鹽、味精、幹澱粉、熟豬油、白胡椒粉等調味。媽媽常常換配料,於是我們家的敲魚或敲蝦常常會以嶄新的姿態呈現在飯桌上,很有味覺驚喜。這是我某天用排骨幹貝熬的湯(頭天煲來喝的,先盛出一碗留在冰箱裡第二天用,我不太喜歡用超市賣的罐裝湯),加青菜、酸筍丁、榨菜絲、香菇絲做成的敲蝦湯。
事先準備好湯,敲好蝦的話,這道菜做起來只要幾分鐘。先準備好材料,去幼兒園接回小魚後,那邊插上電飯煲,這邊煮湯炒菜。等米飯好了,菜和湯也都好了。
就像我們曾經是父母一切行動的動力一樣,現在,小魚是魚媽我做所有事情包括下廚的最大動力。記得剛學著進廚房的時候,魚媽曾經發誓,一定要讓小魚也擁有“最愛吃媽媽做的菜”的溫情和幸福,三年多後,這個誓言也可以算是兌現了一大半!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自己做烘焙,樂趣無窮
一開始,魚媽最想做的是比薩,著了魔似的想做。終於有一天,下了天大的決心,從網上訂購了一臺烤箱和一大包工具模具加材料,把不算小的廚房擺得擁擠不堪。烘焙的方子也都是Google來的,剛開始看著那些步驟,真的眼暈。不過實際操作起來,發現烘焙的難度遠遠小於炒菜——很奇怪,有人吃鹹有人吃淡,吃飯時對菜很挑剔,但是都能接受同一味道的麵包或蛋糕。就算一個“廚房白痴”,就像從前的魚媽,只要老實按著方子,也可以做出像模像樣的點心。熟練了後,還能開發出更適合家人口味的品種,激發很多驚喜。
烘焙所帶來的樂趣也遠遠大於做菜——怕熱鍋熱油燙傷小魚,每次做飯都要把她趕出廚房,但是做烘焙卻可以放小魚進來捏捏麵糰,甚至指使小人家打打黃油,打打雞蛋或奶油。五歲的小魚記得很多蛋糕和餅乾的步驟,還能很輕鬆地幫魚媽把黃油攪打成泥狀了!小魚最喜歡帶著魚媽做的點心去幼兒園和小朋友分享,魚媽最喜歡聽小魚回來轉告小朋友有多喜歡吃我們魚家食堂出品的點心,“小朋友們問我們家在哪裡,要媽媽帶著來買點心。”我哈哈笑:“我家又沒開店,只是媽媽自己做的呀!”
自己做點心,用純正的動物黃油和奶油,不怕家人受現在點心房裡廣泛使用的人造油脂中的“反式脂肪酸(心臟殺手,也會影響寶寶生長發育哦!)”和各種過量的新增劑的侵害。
所以,烘焙吧!
。 最好的txt下載網
比薩
面坯:
比較常見的8寸盤配方是高粉125g,水或牛奶80g,酵母2g,糖6g,鹽2g,揉勻後加入色拉油或玉米油或橄欖油7g繼續揉到光滑不沾手。把面盆蓋上讓面醒發,面要發到原來的2~3倍,看看大小差不多的時候,手指蘸點粉戳進去,不反彈也不漏氣的時候剛好(魚家三口通常要吃掉250g麵粉做的25L烤箱配的烤盤那麼大一個,呵呵)。
個人體會:
1。 高粉可以用普通中筋麵粉代替,不過中筋粉吃水性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