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3 / 4)

小說:韓少功評傳 作者:誰與爭瘋

到出院時,該病友又給他提了一級,說:“處長走好!”

舊瓶子裡裝新酒(6)

在一篇應約給某刊物寫的命題作文《一天流水賬》中,他記錄了作為海南省作家協會主席兼《天涯》雜誌社社長的生活內容——

早近8點起床,散步菜市場購豆腐、青菜、醬油等,備老婆回來後的炊事。兩隻油餅一杯熱茶算是早點。餐後繼續審校《天涯》一篇文學評論的譯稿,計改錯數十處,刪四千多字,似勉強可以出手了。譯者的粗疏讓人感嘆。單正平譯傑姆遜《文化與金融資本》一稿則明天再說。約10時半至退休前任作協主席家談他的住房問題,或購新房(私人按規定出資一部分),或調換舊房,兩種方案任其選擇。中午到機場接從湖南度假歸來的老婆。我比她早歸一週。此次北行最大收穫是帶孩子冒大雪訪當年下放地,見幾個好山好水的去處,當年李龍光諸朋友邀我們在那裡建房安居。因一武警車在機場“霸道”,車子困在泊車位約40分鐘才得返家。車上談湖南麻將狂潮等社會敗相,“賭漢不知亡廠恨”,下崗老同學們的狀態堪憂。約14時半拆閱一大堆假期積壓的來信和報刊。有《中華讀書報》“97風雲錄”文列“馬橋訴訟”兩條起因——所謂《馬》書“模仿”和為《天涯》做廣告——均與訴訟事由無關,可見輿論攪水仍有殘餘效果。但此類曲解無須逐一辯白。世界之大,即便有數十萬乃至數百萬人的誤解應屬正常比例之內。16時許繼續譯《惶然錄》,得兩頁。此書稿理應年前交付出版社,眼下看來要拖到三月,奈何?驚羨原作者有如此美麗的思想和文字,可比出自己的膚淺和平庸。晚餐時接海南大學張志揚電話,答應明天下午去聽湯一介、樂黛雲、趙一凡等人演講。又與一作家通電話,查清了《天涯》譯稿中所引述他的一段原文。晚有孔見來訪,聽他談邢家宋朝遷來海南以後的各種故事,其中將盜匪活捉後凌遲下酒時盜匪苦求一死的情節驚心。談到我近期小說寫作的打算,我建議取消“小說”概念而以“敘事”取代,以打通各種敘事文體的手法和破除傳統體裁專制。

入睡前查電子函件,今天沒有。

《天涯》改版,聚集了許多殊勝的因緣,也凝結了許多人的智慧和才華。

按照單正平的說法,《天涯》的編輯把每一期雜誌都當成創刊號來對待。韓少功和他的同事們為刊物生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這些努力沒有付諸東流,《天涯》在改版的當年就被《新民晚報》評為1996年國內文壇十件大事之一(居第二位);第二年被《書城》雜誌評為全國十二種精品雜誌之一;1998年5月,作為中央電視臺《文化視點》欄目選評的全國四種文學期刊之一,雜誌主編蔣子丹應邀在該節目中介紹《天涯》;同年10月,在“上海線上”網上釋出的“東方書林之旅”圖書排行榜中,《天涯》是上榜圖書中的唯一一份雜誌。當時讀書界流傳“北有《讀書》,南有《天涯》”的口碑。在短短的時間內,雜誌就奠定了自身在中國人文知識界的地位,在國外的影響也漸漸盪漾開來。英國著名社會學家、《新左翼評論》主編佩裡?安德森,法國新小說派代表作家羅布?格里耶、漢學家安妮?居里安,荷蘭漢學家雷馬克,美國漢學家朱迪?###,日本學者山口禾子先後到《天涯》訪問。有的還與雜誌社的編輯一起津津有味地吃五塊錢一盒的快餐。法國國立圖書館,美國紐約州立圖書館,以及美國哈佛、耶魯、芝加哥、柏克萊、斯坦福,日本早稻田,德國海德堡等六十多所世界著名大學的圖書館及漢學研究機構,都成為《天涯》的長期訂戶。而在海南島一次民間問卷調查中,韓少功也和三亞的岈龍灣等名勝一起並列為熱愛海南的十二種理由。

由於雜誌特殊的定位,它的社會效應沒有充分轉化為經濟效應。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天涯》還談不上什麼成功,而它在思想文化領域產生的影響,也沒有被韓少功過高估計。在《我與〈天涯〉》一文中,他寫道:“以我有限的歷史知識,我也知道人類有了幾千年的燦爛文學之後,酷愛貝多芬的納粹軍官要殺人還是殺人,熟讀蘇東坡的政客要禍民還是禍民,20世紀的壞事並不會比幾百年前或幾千年前更少。文學也好,思想也好,並不能阻止戰爭、專制、###等各種社會悲劇一再重演。那麼一種雜誌,無論發行量大還是小,質量高還是低,最終能於世何益?人類幾千年來的文字生產出來,只不過是像一些石子投向湖面,雖然會激起大小不同的一些浪花,但很快就會消失無痕,人性和社會的浩瀚大海仍然會一次次證明它最終不可變易。《天涯》這顆小小的石子能濺起多大的浪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