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2 / 4)

小說:猛虎王朝 作者:津鴻一瞥

,此時卻對此極其地厭惡。

夢總有醒的時候,睜開眼睛,丹西仍然必須面對現實。

今天是個大晴天。

大陸歷995年5月14日,連場大雨之後,閃北的天氣終於放晴了,多日未曾光顧的陽光撫摩著遭受嚴重創傷的固原堡。

固原堡的戰鬥剛剛沉寂,猛虎自治領的首都巨木堡又不甘寂寞地躍上了表演的前臺,傲然迎接四方來賓。反虎同盟聯軍終於抵達了此次行軍的目的地,充滿了傳奇色彩,據稱是用金磚鋪地的巨木堡。

有鑑於猛虎軍團狡詐兇蠻的名聲,中央郡戰場的聯軍主力,詹魯人和塞爾人都是憑藉其雄厚的兵力,採取穩健行進,全面橫掃,環環相扣,步步為營的進攻態勢。由於出動的兵力極多,協調配合困難,兩國主力都採取了寧慢勿亂的行軍方針,不給對手可趁之機。

聯軍的各路指揮官沒有想到,中央郡的獨裁官席爾瓦採取大踏步撤退的龜縮戰略,將廣大國土和無數子民拱手相讓。除了巴維爾那支名聲漸顯的“斷掌軍”

外,聯軍尚未碰到什麼其他的麻煩。

不過越是如此,搞不清對方的葫蘆裡賣什麼藥的詹魯國王蓋亞和塞爾國王習博卡二世,就越是謹慎,越是小心翼翼。他們駁回了一些激進將領的要求,堅持採取佔領一處就鞏固一處,各路軍隊齊頭並進的緩慢平推式行軍。多年戰場廝殺,他們深知戰場的詭異難辨,尚存實力的敵人退縮得越厲害,防禦越空虛,就越有可能埋藏著巨大的陰謀與禍心。西線戰場的變故,就是一個教訓。

魯道夫大軍出征,卻令首都空虛,給狄龍以發動政變的機會。狄龍的反水,動搖整個西線戰場的攻勢,也給反虎聯盟帶來了一個令人心懼的對手。

當然,那只是次要的西線戰場,南北兩大主戰場上,一切都還算順利。閃北的曼尼亞雖然被丹西攻下,但戈勃特率領的遊牧聯軍已經跟猛虎軍團鬥成一團,並取得首戰大捷。這夥原始野人的壯舉,把聯軍首領們樂得連開幾晚舞會,為具有偉大國際主義精神的蠻族遙遙慶功。他們可不曾想到,這些被他們認為沒有頭腦的蠻族,早把他們自己也作為潛在敵國算計進去了。

在南部的中央郡戰場,聯軍的全面包圍,層層推進,也幾乎沒有遇到什麼阻力。這套戰略說得上是塞爾和詹魯兩國共同研究的結晶,由蓋亞、習博卡二世和吉卡斯敲定,經過兩國軍部的老將軍們反覆推敲和完善,幾乎是無懈可擊。它立足於我強敵弱的基點,強調使用正兵和相互協調。侵襲四周,孤立中堅,先打分散弱小城鎮,後集中兵力攻打強大堅固的大城市。

席爾瓦一方兵少將微,要想獲勝只有兩途,一是冒險出擊,二是固守待援。

固守城池,如果丹西的猛虎軍團不能迅速解決戈勃特,則席爾瓦只有死路一條。聯軍重重圍困下,雙方都沒什麼奇計可想,拼的就是實力,優勢明顯的聯軍,是願意接受這種挑戰的。

如果對方冒險出擊,卻是有諸多不確定因素在內。雖然成功機率不大,但歷史上倒是不乏其例。

在通訊器材和手段都比較落後的時代,戰爭主要依靠通訊騎兵進行聯絡和指揮,即便千里快馬也很難適應瞬息萬變的戰場需要。通訊的不便,帶來的是大兵團作戰的排程和指揮相當困難。戰線拉的過長,其空隙必然不少,一旦被人抓住機會,突破某一重要關口,就可能出現全線危機。歷史上數十萬的大軍被少量敵人擊敗的例子,相對機率也許不多,但絕對數量可不算少,區域性戰場失利造成全軍崩潰的例子比比皆是。

大陸上一些學究氣的軍事研究員甚至發表報告,一個指揮官的最大指揮半徑只有五公里,以指揮官本身為圓心畫圓,在此範圍內的指揮才屬有效指揮,超過這個範圍,最多隻能發表戰略決心,不可進行實際的戰術指揮,否則一切命令都將只是過去時。

譬如,往往這個通訊兵跑來報告說形勢大好,敵方已回撤退後,指揮官馬上下令此處的多餘兵力趕往他處支援。可這個通訊兵前腳剛走,另一個又緊步跑來報告,敵人突然來了援兵,戰場局勢危險,請馬上派人增援。這樣的情形總是難免上演,令人無所適從。這麼做,實際上是將軍隊的命運交給上帝去投骰子,讓運氣和偶然因素去決定勝負。

是穩穩當當地取得一場有一定損耗的勝利,還是跟席爾瓦來場要麼全部,要麼全不的豪賭,實力雄厚的聯軍一方當然傾向於前一種,並盡力避免後一種。要避免後一種,就必須穩重推進,不貪不躁,清掃周邊,消除隱患,不露任何破綻,然後從容地跟對手來一場消耗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