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3 / 4)

小說:歷史的中國 作者:敏兒不覺

天失勢。我私下認為這是很奇怪的。”如此有遠見卓識的驚人之語讓田嬰徹底改變了對田文的態度,從此開始日漸器重他,讓他主持家政,接待賓客。隨著賓客來往不斷,日益增多,田文的名聲隨之傳播到各諸侯國中。各諸侯國都派人來請求田嬰立田文為嗣,田嬰答應下來。田嬰去世後,田文果然在薛邑繼承了田嬰的爵位。從這段歷史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青年時的孟嘗君還是有志於重振衰弱不堪的齊國的。

但是一個人的生活並不總是單線條的,成年後的孟嘗君開始逐漸逐漸地改變了他當初的志向。譬如孟嘗君之招攬“士”甚至包括那些犯罪逃亡的人,這是很可能危及到國家政權的。他對“士”的倚重,超出了一個政治家所被認可的程度。應該說孟嘗君對待“士”的態度是很誠懇的,寧肯捨棄家業也要給予他們豐厚的待遇,天下的賢士無不傾心向往。他的食客有幾千人,待遇不分貴賤一律與田文相同。孟嘗君每當接待賓客時,總會在屏風後安排侍史,以記錄其談話內容,記載所問賓客親戚的住處。賓客剛剛離開,孟嘗君就已派使者到賓客親戚家裡撫慰問候,獻上禮物。有一次,孟嘗君招待賓客吃晚飯,有個僕人擋住了燈光,那個賓客很惱火,認為飯食肯定好壞不等,覺得這是對自己的侮辱,放下碗筷就要辭別而去。孟嘗君馬上站起來,親自端著自己的飯食與他的相比,賓客慚愧得無地自容,就以刎頸自殺表示謝罪。此後,一時之士更是風捲雲集,絡繹不絕。

孟嘗君多養死士、義士,聲名遠播,超過的當時的君主,為齊王所怨恨和嫉妒,他被很長一段時間閒置在權力場之外。這使得他對於只忠於一國的思想發生了根本性的動搖,應該說這也是當時的一種風氣。他的聲譽甚至超越了國界,這使得他還成為各諸侯國爭相拉攏甚至巧取毫奪的物件,這就更加劇了他的命運的不確定性和悲劇性。他就在這樣的東奔西走中度過了自己的一生,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國際風雲人物。而孟嘗君長於自保的傳奇故事也構成其波瀾壯闊的人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今讀來仍令人感慨良多。

1、土偶桃梗

有關孟嘗君的典故多與他的謀身自保有關。譬如這一則“土偶桃梗”。當時的歷史背景是這樣的:秦昭襄王時,聽說孟嘗君的門下有士三千之多,名聞天下,便讓自己的兄弟涇陽君到齊國作人質,請孟嘗君到秦國來任相,以便為秦所用。孟嘗君的門客們則認為秦不懷好意,力勸他不要去,但孟嘗君並未聽從。行將出發前,主張六國合縱抗秦的遊說家蘇代前來求見孟嘗君,說:

“這次我來到齊國的路上,遇見一個泥土捏成的泥偶與一個用桃木做的木偶爭吵。木偶譏笑泥偶說:‘你呀,不過是西岸的泥土罷了,什麼時候大雨傾盆而至淄水暴漲,你就會殘破不堪,變成一堆亂泥了。’泥偶卻說:‘我本來就是一堆泥土而已,如果雨淋壞了我,我也只不過是變回泥土而已。倒是你,本來是東方的一段桃木,經過匠人雕刻才成為木偶。大雨一到,洪水一衝,你可就要被流水沖走,漂嘵漂,真不知道漂到何處才是個盡頭,何時才能找到自己的歸屬喲!’”蘇代於是將話鋒一轉,勸告孟嘗君說:“秦虎狼之國。當年楚懷王受騙客死異國的教訓難道還不夠深刻嗎?希望你不要步楚懷王之後塵。”

孟嘗君聽了蘇代的話,幡然醒悟,取消了這次秦國之行。

縱觀孟嘗君的一生,我覺得這則故事還有另外的一層意義在內:那就是故土難離、故國難棄,一個人不可能脫離自己的國家而存在。晚年的孟嘗君試圖在諸侯國中持一種中立態度,並不從屬於哪個君主,甚至不惜以個人之力與國家機器相抗衡,最終卻禍及於子孫,因為你並不從屬於哪個國家,也就是說哪個國家都不願為你提供保護,哪個國家都可以將你吞併,這就是為什麼齊國和魏國會聯合起來滅亡孟嘗君的封地薛邑的原因,也是孟嘗君最後甚至會絕嗣的原因!可惜的是孟嘗君並沒有完全從中吸取有益的經驗和教訓。

2、雞鳴狗盜

孟嘗君雖然躲過了一劫,但是秦昭襄王仍沒有死心,這一次孟嘗君出使秦國,秦王便硬性將其扣留了下來逼迫他做秦國的相。秦國當時的宰相樗裡疾為保自己的相位,指使門客進讒言於昭襄王說:“田文是齊國的宗親,他必定先考慮齊國的利益而後才考慮到秦國。他的三千門客個個是藏龍臥虎之輩,對秦國的大小事務瞭如指掌,一旦他背叛秦國,秦國就危在旦夕了。”昭襄王於是問計於樗裡疾,樗裡疾假作驚詫地說:“這是誰說的?簡直太對啦,田文是秦國的禍害,不如殺了他!”昭襄王將信將疑,把田文軟禁在館驛裡。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