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這次算是醜聞纏身,這麼大的聲勢引起了全球媒體的注意。在張凡的推動下,很多外國媒體都紛紛報道這件事情。
“師傅,你們這是幹嘛啊?”
龍騰直播間,一個官方主播在一個廣場上看到了許多大眾車主在這裡維權。但是奇怪的是,旁邊卻來了一些汽車運輸車,很多車子正在裝車。
“我們去維權,我們都是速騰車主,車子買了好幾年了。不敢開,二手車也沒人收。這次我們要維權,我們要把這些車子都拉到國家質檢總局門口去維權……”
一個車主說道,聽到這個辦法,看直播的網友興奮了起來。
“哈哈哈,支援,這絕對是好辦法……”
“對啊,這比去大眾總部去維權都好……”
“去,多多益善……”
“直接堵路……”
網友們興奮了起來,這個方法絕了。既然是設計缺陷,那麼監管部門就有責任。大眾在國內如此喪心病狂,歸根到底是因為國建監管部門監管不到位,而且處罰的太輕了。
逼宮,這完全是逼宮的做法。但是不得不承認,這方法絕對是絕了。
而這些人只是維權的一小部分,全國各地的維權者都被幕後一隻手給推動者。一開始這些人的力量太散,無法發揮巨大的力量。
現在他們有了組織,並且還有人專門為他們請了專業的律師團隊。現在又讓他們集體去質檢總局維權,這一下算是熱鬧了。
聲勢浩大,誰也沒有想到。這場維權聲勢如此大。特別是在網路上,很多人也在討論這件事情。
設計缺陷,簡配,燒機油等等。這些東西彷彿成為華夏專供的代言詞。最重要的是有一股聲音越來越大。
那就是質疑為何大眾敢這樣做,為什麼不敢在美國這樣玩。為什麼不敢在其他國家這樣玩。
歸根到底,還是因為法律問題。處罰太少,讓他們變得有恃無恐。一邊賺著華夏消費者的錢,一面又把華夏消費者區別對待,坑死人不償命。
輿論,一股巨大的輿論形成。這股輿論的形成快速引起了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
特別是質監部門,他們更是緊急召開會議。這麼多維權者要是真的來了,堵在他們的門口,那事情可就大發了。
“強烈建議修改法律法規,對設計違規,造價等企業進行懲罰性處罰。不僅僅是汽車產業,還有食品,藥品等所有產品都要這樣。只有這樣,那些弄虛作假者才有警惕之心……”
張凡在微博上再發聲。
“支援凡哥……”
“支援,國家就應該懲罰性處罰。只有這樣才有企業才有警惕之心……”
“一次弄虛作假,直接破產……”
“有了敬畏,才能遵守……”
“以史為鑑,看看之前的奶粉造價,害了多少人……”
“如果法律嚴格,大眾就不敢這樣玩……”
“莫要老百姓寒了心啊……”
張凡的影響太恐怖了。現在張凡發聲,更多的人參與到進來。輿情再發酵,更多的事情也參與到進來。
維權的不僅僅是大眾,賓士,寶馬也都有很多維權者。其他車系也都有很多維權者。
現在趁著這股陣勢,他們也開始維權了。這一下可熱鬧了,如此大的事情讓人看到不一樣的東西。
每一次大事件都是一次機遇。特別是對於華夏來說,法律在某些程度上還並不太完善。
“如此事件,說明我國在某些法律上還不完善。如果完善就不會造成如此歷史問題。這些問題,就好像人身體的病毒。積累多了,就成了大病。如果不醫治,就會要了人的命啊。”
燕京,一個會議室內,一場會議正在召開。聽到這句話,下面的人已經知道了結果。
“這次事情處理不好,會傷了民心。會讓我們失信。對我們華夏製造這個品牌的打擊也是非常大的。所以這次一定要嚴肅處理,並且吸取教訓,大力改革,讓那些敢於弄虛作假者付出慘痛代價,只有讓他們疼了,他們才知道長記性……”
最後的批示下來了,下面的人也知道這次是動真格了。其實這種法律修改,國家早就想做了。
但是其中牽扯利益太多,不到機會很難做。而現在這確實一次機會,一次讓他們改革的機會。
有時候,刮骨也需要療毒。刮骨會痛,不刮骨會死。長痛不如短疼,特別是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
擴大內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