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4 / 4)

書(比方《史記》、《漢書》)上記載的羅布泊無疑是個鹽湖,它的別名就是“鹽澤”,可普爾熱瓦爾斯基所見的“羅布泊”——喀拉庫順卻是個淡水湖。所以,普氏所見和中國地圖所標,實際上是兩個不同的湖泊。中國地圖不誤,錯的是普爾熱瓦爾斯基刻舟求劍,緣木求魚。

應該說,乍一聽李希霍芬之論很難讓人接受,就像一山無二虎,就在同一個羅布荒原,怎麼可能並存南北兩個“中亞地中海”——羅布泊呢?但李氏的非難,又言之有據。中國的正史與圖籍真的是如此遠離實際嗎?

探險考察和史料考證是有根本不同的。從此,一支支探險隊開始籌建,並匆匆前往羅布荒原。

有人說,19世紀最後四分之一世紀的中亞探險史,就是羅布泊探險史,在一定程度上講這是正確的。但是從1876年到1896年的羅布泊探險史,可以說是由俄國探險家寫就的,而俄國的羅布泊探險家們又全是普爾熱瓦爾斯基的門生故舊。一直到1896年瑞典青年斯文·赫定抵達羅布荒原,情況才有了根本的改變。

1894~1896年是赫定第二次來到中國西部探險考察。從1890年最初踏上了新疆的大地,他便將自己一生與它密不可分地結合到一起。

1890年12月,斯文·赫定抵達了中亞當時的政教中心喀什噶爾。這次他原並不打算在新疆做什麼,只是在帕米爾高原那一邊的俄領中亞為冰川溶雪滋養的寧靜小城奧什,突發異想,好奇地想看看帕米爾這一邊的風景,就把自己東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