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2 / 4)

小說:道德情操論 作者:鼕鼕

置,用對方的眼光來冷靜地看待自己的命運。旁觀者常常想如果倒黴的是自己會有什麼感覺,受難者也時常顧影自憐。同情讓他們學會了從對方的角度反觀自己的處境。在旁觀者面前,受難者感到旁人會公正無私地看待自己的遭遇並深深為之感動,他內心的波瀾必然會因此平息不少。

朋友在身邊會讓心亂如麻的人平靜下來,知己的出現會讓我們的心靈得到某種寬慰。同情會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我們一想到他正在關心著自己的處境,就開始像他那樣可憐自己。我們不能指望一個普通相識像至交一樣同情我們,他不會不厭其煩地傾聽我們的嘮叨,因此我們在他的面前顯得非常鎮靜,儘量三言兩語就把自己的情況說個大概。我們更不能指望一群素不相識的人會對我們多加關心,因此我們在他們中間更加心如止水,努力將自己的情緒控制在他們能夠接受的範圍內。這不僅僅是裝模作樣。只要我們能夠控制自己,的確一個普通相識比一位知己更能給我們帶來安寧,身處一群陌生人中間比面對一個熟人更能讓我們平靜。

因此,無論何時,如果我們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參加社交和談話都是調節心情的好辦法,能讓我們恢復平靜和愉快,自得其樂。離群索居,愛好苦思冥想的人,經常為了自己的煩惱憂傷,閉門鬱鬱不樂,雖然他們慷慨仁慈、自尊自愛,卻很難獲得凡人常有的平和心態。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可敬的美德

旁觀者將心比心去體諒當事人,當事人也力求控制自己的情緒以照顧旁觀者的感受,這兩種努力確立了兩種不同的美德。前者帶來了溫文爾雅、和藹可親、公正無私和謙遜仁慈;後者則造就了雍容持重、自我剋制的人品,將激情納入自尊自愛、合理恰當的軌道。

如果有人以慈悲的心腸回應著他人的點滴感受,為他們的不幸而傷心,為他們的遭遇而不平,為他們的好運而欣喜,他在我們眼中會是一個多麼和藹可親的人啊!如果我們將自己換作他的朋友,我們就不難理解他們對他的感激之情,感受到他們從摯友那無微不至的關懷中得到的安慰。相反,一個鐵石心腸,自私自利,對別人的歡樂和痛苦無動於衷的人,在我們看來又是多麼面目可憎!此時,我們也完全能夠理解他給周圍人帶來的痛苦,尤其是那些最令人同情的可憐人和受害者。

另一方面,那些為了維護自尊、體諒他人而刻意自制,在任何環境中都能做到處變不驚的人,他們高貴得體的風度總是令人難忘。那些只會唉聲嘆氣、哭天抹淚、吵吵鬧鬧來博得同情的人實在讓我們討厭。但是,那種莊重沉靜的悲哀,只有在紅腫的雙眼、顫抖的嘴唇以及看似冷淡無心卻動人心絃的舉止中才有所表露的痛苦,卻令我們肅然起敬,讓我們同樣陷入沉默。為了表示我們的敬意,我們忐忑不安地檢查著自己的行為,生怕舉止不當破壞了這來之不易的和平。

無獨有偶,當我們放任胸中的怒火不加任何節制的時候,那種傲慢蠻橫的態度是最令人討厭的。但是那種憤恨之中卻不失寬宏大量的氣度卻讓我們由衷欽佩。即使遭受莫大的傷害,它也不會超越公正的旁觀者發自良心的義憤,縱容自己內心的怒火恣意的反擊。它不允許言行越過情理的界限,甚至內心也像一個無關緊要的過客一樣平常,絲毫不要求更痛快的報復和更沉重的懲罰。

因此,完美無瑕的人性,就是關心他人勝過關心自己,就是公正無私和慈善博愛的情懷。唯有如此,人與人之間才能達到感情上的溝通與和諧,才能產生得體適度的行為。基督教最偉大的律法規定,我們要像愛自己一樣去愛我們的鄰人,因此我們對自己的愛不要超過我們給予鄰人的愛,換言之,我們愛自己不要超過鄰人愛我們,這也是一條舉世無雙的法則。

如果我們對超凡脫俗的品味和見識讚不絕口,深感敬佩,那麼這種細膩的感覺和敏銳的眼光一定是難得一見。同樣,在人們看來,敏感和自制的品質絕非凡夫俗子所能企及,只有卓越不群之士才能具備。仁慈使人和藹可親,不過確實需要一種遠非粗俗匹夫所能想象的細膩情感。寬宏大量縱然崇高,但無疑要求軟弱的常人所無法達到的自制力。就像小聰明中產生不了天才一樣,日常的倫理規範也造就不了美德。美德是卓越非凡、崇高優異的品質,遠遠超越世俗的標準。善解人意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會讓人覺得和藹可親,那溫文爾雅的態度和無微不至的關懷常常出人意料。自我控制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令人肅然起敬,能夠抑制常人按捺不住的激動實在讓人驚異。

在這方面,那些可欽可敬的德行和那些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