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淺藍的家常衣裙,也不愛戴金銀頭面,所以特特將這一點提出來說。
何當歸面帶笑意,心裡卻想起,昨日孟家的九公子孟琳捎來便箋一封,說孟母曾屬意,讓孟瑄同時迎娶兩名女子過門,除她之外,還有一個仙草郡主,讓兩人對房“兩頭大”。這種情況的“平妻”,律法上也是認可的,是唯一一種民間娶平妻的正當途徑。因為約定俗成的條例,不論親家間怎麼定,都是先入門為妻,後入門為妾,而兩人同時入門,算是鑽了律法的空子。第二種正途,就是聖旨賜婚,才能有後來居上的局面。
孟琳信裡還告訴何當歸,他七哥嚴詞拒絕了母親,還說“要上郡主府入贅去”。只因京城有個茂春郡主的先例,儀賓董永入贅她府上後,處處受氣吃癟不說,堂堂七尺男兒還得跟幾個娘氣的面首共分一女,生了兒子都不知是誰的,被京中人引為笑柄。所以,孟母聽後心中大感不悅,雖然後來勸好了,但心裡只怕還有疙瘩。孟琳讓何當歸“小心在意”。
現在聽母親說什麼“第一印象”很重要,何當歸暗自苦笑道,第一印象已經被七公子賠出去了,不知再靠小事加分,什麼時候能加回分數來。
“第一是婆婆,第二是相公,第三是妯娌,第四是公公,第五是叔叔,次序決不能錯了。”藍氏自己的親身體驗,是跟公公、叔叔這些人,能避多遠就避多遠。記得當年她那會子,多跟何敬先的一堂弟說了兩句話,婆婆就不喜了;公公多誇了她兩聲,婆婆的笑容就不自然了。當面並不說什麼,背後可零碎著整人呢。
“行了,藍姨,吉時要到了!”青兒笑著打趣道,“您再擔心再掛心,也不能代替小逸坐花轎。醜媳婦終要見公婆,何況小逸又不醜,這樣的仙女兒妹妹,您還怕拿不出手去,那我娘以後都不敢說她十八年前生過一個女兒了。”
“是呀,娘,”何當歸亦笑道,“女兒雖然愚鈍,也懂看人眼色的。”
聶淳嚴肅的臉上露出罕見的可以稱之為“笑”的表情,打岔道:“逸逸是大姑娘了,她能處理好這些,月季你不必擔憂。那孟七公子我曾見過,他人不錯,相信會好好待逸逸,再不行還有我呢。”
堂中人依依惜別,下人來報,燕王妃送了十箱賀禮,給郡主添嫁妝,並附上禮單。青兒一把扯過來看,嗬,大手筆呀,從沒見過面的女兒都給一二三四五……粗略一加,這些綾羅綢緞金銀財寶的賀禮,跟聶淳這個繼父預備的嫁資也不相上下了。
藍氏一面感念,一面安排一隊下人,將這一批後續嫁妝妥善運往孟家。這時喜娘匆匆進來,手中拎著紅蓋頭,催道:“不能再晚了,太太有話留待日後再說罷,現在已是吉時了!”
一時,大紅轎子從大門進進來,家裡細樂送出去,青兒照規矩不能跟去,揮手作別。孟瑄騎馬行在前面,幾重規矩和喜娘隔著,雙方並沒有任何正面接觸,孟瑄盯著轎子瞧了一會兒,只恨不能元神出竅,進轎簾裡瞧她一眼。
花轎四平八穩地前行,何當歸在轎中入定,覺得把往日弄不懂的幾樣深奧內功都研究透了幾成,說不定多坐兩回花轎,她也變成真正的高手了。
一時到了孟家,人早齊了,只等他們。孟家門口迎娶的儀仗新鮮別緻,十二對酒紅宮燈一字排開,孟頎一對新人,孟藻一對新人,再加孟瑄與何當歸這對有名有實、補辦儀式的小夫妻,三對兒都齊全了。
三名新郎各自踢開各人身後的轎門,儐相請了新人出轎,喜娘扶著過了喜轎橫檻,何當歸與二房側室王溫梨都四平八穩地過了去,只有四房正室劉芝絆了一腳,發出一聲嬌呼,惹得圍觀百姓發出一陣低低的鬨笑聲。下首扶新人的是貼身侍婢,何當歸抓著薄荷柔軟的手,跨過了杉樹枝燒起的火堆,緩緩步入大門。其次是劉芝,再次是王溫梨。
儐相贊禮拜了天地,請出孟家老夫人受了四拜,後請孟善夫婦登堂,行禮畢。整個場面喜慶之中寂然有序,彰顯大家風範。
一時送入洞房。然後有坐床、撒帳、系新人袍服在一處等諸般事宜,俱是按應天府舊例。此時此刻,值此良宵,孟瑄早已按捺不住,抓過了喜秤,一下挑走紅蓋頭,喜娘接了蓋頭退下,而薄荷山楂等丫鬟立刻手捧形形色色物件兒,上來殷勤伺候著。
“清兒,你,你……”孟瑄突然一愣。
☆、第590章 夫君請等一等
更新時間:2014…02…11
何當歸不解其意,孟瑄從丫鬟手中一托盤中取過水鏡,持鏡讓她自照。託著合巹酒的薄荷,與託著子孫餑餑的山楂,二人交換了一個疑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