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部分(3 / 4)

始了為時六年的苦行生涯,摧殘自己的身心。

釋迦離去之日,便是大雄寂滅之時,他寂滅的時候,諸弟子圍繞他左右,大雄只是嘆息:“這是當世第一等的聖人資質,可惜終究不能成為耆那教的聖人。惜哉,自我之後,耆那教的路已經走到頭了。”

苦行途中,喬達摩悉達多超脫了阿羅漢果位,證就了菩薩行。也在這段時間,他開始廣收門徒,諸門徒稱呼他為釋迦菩薩。

終於在六年苦行之後,他認為苦行無益,無法達到他想要的無上覺悟,於是放棄了苦行。他回憶起小時候在樹下的初禪體驗,認為這可能有所幫助。他在尼連禪河沐浴,接受了牧女蘇耶妲的乳糜之供,也因此供奉,讓部分只願意苦行的門徒心生不滿,離他而去。

但是釋迦菩薩卻毫不在意,帶著剩下的門徒,來到距苦行處不遠的伽耶城,靜坐在城中的一棵菩提樹下,靜心持念,重新進入無上禪定之中。

放下了苦行執念,讓釋迦菩薩的內心隱隱有所觸動,他決定就在這菩提樹下,感悟這一絲觸動。

也在此時,波斯神域的軍隊,開始朝著印度神域攻來。波斯神域的神靈,也開始與印度神域的神靈,開始了爭鬥。

這裡所說的波斯神域,也不僅僅是波斯神域,在馬爾都克麾下的諸神,幾乎是傾巢而出,不管是巴比倫、赫梯還是波斯,全數攻入了印度。

第二十六章 佛魔之戰,無量光現,無量法生

兩個神域的大戰,讓如今的印度神域之中,又有一類修行者冒出了頭。他們所行的法門,別於印度神域以瑜伽為源流,以冥思苦行為方式的各種妙法,別開生面。

這類修行,從來不在意自身肉身境界與靈魂境界,總以擾亂他人修行為自己的修行。他們舌燦蓮花,又有種種不可思議的玄妙手段,

這些修行者,或者以**、財富、名相等東西誘惑其他修行者,或者以貧困、恐懼、飢渴等來威嚇修行者,讓他們無法進行艱苦的修行與深層次的入定。

這種異類的修行者,被婆羅門、沙門、耆那教等種種修行者們共同抵制,他們修行之法,被稱為魔法,這些修行之人,也被稱為魔。

魔者,磨也。

或許他們這一類修行者存在的目的,就是用來磨礪其他修行者的。

這一脈修行的創始者,他化自在天之主波旬,便就是一位這樣的存在。

不用自己樂具變現,而利用下天化作,假他之樂事,自在遊戲,故曰他化自在。

這說的不僅僅是波旬那位天主,亦是嚮往這一道的所有修行者,居於這天之中的所有眾生。

他化自在,只是波旬之道,波旬之外,還有馬爾都克之道。而這一次的印度,便是馬爾都克與波旬兩道融合之地。

伽耶城,這座大城如今已經被波斯軍隊兵臨城下了,而在它周圍的各大城池,則幾乎都被波斯士兵佔領。

末羅、迦屍、拘薩羅、摩揭陀、般羅、跋耆,這些在印度神域之中所謂的大國,如今全部納入了大流士的龐大帝國版圖之中。

不過對於並不算強大的伽耶城,波斯的軍隊卻沒有選擇進攻,上到大流士這位偉大君主,下到普通計程車兵,都在等待著神靈戰爭的結束。

菩提樹下,一位捲髮中年,正閉目靜坐,陷入了真空大定之中,無思無想,但卻又觀照世間一切。

上空之中,則是金光與黑光交相輝映,照徹整個印度神域之中。

當這些光芒出現之後,馬爾都克從光芒的盡頭走了出來,他化自在天之上,一道七色光芒投諸他身。

而周天上下,圍滿了神靈與菩薩,都只是靜靜看著這位巴比倫神主或者說印度魔主慢慢走向菩提樹下,走向那位正在靜坐的中年。

起初之時,諸菩薩是想要阻止波旬的所作所為的,他們與波斯那邊的主宰大戰不止,想要儘量阻攔波斯神域的步伐,為菩提樹下的釋迦菩薩爭取時間。

但是,波斯神域的主宰,匯合了幾個神域的力量,又加上波旬魔主自身,實力強大無比,印度神域其他神靈不出手的情況下,他們根本無法阻擋。

在波旬將毗婆屍、屍棄、毗舍浮、拘留孫與拘那含牟尼五位菩薩斬殺之後,靜坐於菩提樹下的釋迦菩薩終於出手了,儘管仍在定坐之中,卻還是要與波旬一戰。

他也沒有辦法,印度神域的那三位創世神不出手,燃燈老師不現身,或許印度神域之中,也就他能夠擋住這位魔主。

釋迦菩薩所求證的,並不是三位創世神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