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與公眾的真實接觸都消失了。在錄音棚或攝影棚中,史翠珊感到更加舒服自在,這些都是她能夠完全控制的環境。不過,她的做法並沒有把觀眾趕走,而是大大增加了她的吸引力。史翠珊表面上的高傲讓她的歌迷和影迷為之瘋狂。她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女明星,從未打算將自己裝成一個普通人。就芭芭拉而言,在才華、魄力、財富、名望、獲獎情況、引發的爭議以及最重要的影響力方面,沒有人能和她相提並論,她不愧是一名超級女明星。
但是,即使她最狂熱的歌迷和影迷都誤解了她的真實態度。史翠珊並沒有輕視他們,她的做法往往被理解為孤高;實際上,她非常尊重他們給予她的支援,在《一個明星的誕生》受到評論界的抨擊後,史翠珊在《超人史翠珊》專輯的套封介紹中曾提到了這一點。她只是希望影迷和歌迷關注她的作品,而不是她的私人生活。此外,她似乎難以理解他們對她的崇拜,儘管這種崇拜與她的公眾形象相吻合,而所有的女明星似乎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一些瘋狂歌迷的過分吹捧讓史翠珊感到很不自在,她公開地告訴他們:“感謝你們的支援,但是,希望你們擁有自己的生活。”
在芭芭拉?史翠珊社會生活的核心部分,最有意思的一點是她引人注目的演藝事業與她表達政治觀點的堅定決心結合在一起,帶來的結果恰恰是她不希望看到的:她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被放在顯微鏡下仔細觀察。2005年的美國是個痴迷名人的世界,這個世界似乎始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人物》雜誌的登場,對名人的關注將永遠是公眾生活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說,芭芭拉?史翠珊在名人競逐中是一個悟性很高的參與者,她明白這個道理。不過問題在於儘管史翠珊已經在聚光燈下生活了四十多年,她仍然極為敏感,似乎連最微小的批評都不能忘懷。不論好壞,她確實很在意公眾對她的評價,就像對待她生活中的一切事情一樣,她以難以抑制的熱情關注外界的評論。史翠珊之所以那麼成功,而且這個過程對她來說那麼痛苦,原因就在於此。史翠珊在馬里布山頂的別墅中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周圍是精心修剪的花園,她享受著充足的日光,遠離了布魯克林老家那無情的街道,日子過得輕鬆而愜意——她生活在自己設計和裝飾的環境中,然而她無法完全逃離。她對公眾演說的潛臺詞似乎是,這樣的生活是她應得的,並不需要與人討價還價才能得到。
社會生活與私人生活之間這種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的陰陽關係,在史翠珊身上體現得最為明顯,遠遠超過了娛樂圈中的其他人(嘉寶義無反顧地退出了娛樂圈,凱瑟琳?赫本越來越融入社會生活)。芭芭拉?史翠珊一直是矛盾的集合體,這對於她成為世界各國歌迷的偶像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這位操著純正的布魯克林口音、伶牙俐齒的妙女郎後來變得極為嚴肅,對政治宣言的興趣大大超過了輕鬆的娛樂節目。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史翠珊的個性、相貌和觀點照亮了一條嶄新的道路,即使當搖滾樂革命席捲了整個音樂界時,芭芭拉依舊演唱從前流行的歌曲,她演唱的歌曲都是美國此前四十年的偉大音樂唱本,從而保持著真正的藝術性和音樂精神。史翠珊對工作十分投入,對細節一絲不苟,她喜歡拍攝電影,但是她強烈的完美主義令她感到筋疲力盡,在過去的二十七年中,她只拍攝了六部影片。史翠珊是同代人中最偉大的戲劇女歌手,而且大概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女歌手,但是舞臺恐懼症使她不敢舉辦任何演唱會,從1997年到2005年,她只舉辦了一場音樂會。從最初的布魯克林怪人一直到後來的絕代佳人,史翠珊完成了從醜小鴨到白天鵝的飛躍,她使整個美國改變了對美的看法,然而,她仍然利用投資數百萬美元的影片公開地解決她對外貌的擔心。在一直由男性佔據絕對主導地位的好萊塢,史翠珊成功地開闢了自己的道路,表演、歌唱、製片和導演樣樣精通,她確實是娛樂圈中一位擁有鋼鐵般意志的堅強女性。不過,在史翠珊主演的一些電影片斷中,她仍然能夠流露出一些明顯的脆弱感。為了實現工作目標,史翠珊主動地克服前進道路上的一切障礙,但是在社交場合,她總是出奇地羞澀。人們何曾想到,有些日子讓芭芭拉?史翠珊感到步履維艱、疲憊不堪。
爵士樂的傳奇人物迪奇?吉萊斯皮曾經精明地說道:“專業人士是一件事能夠做兩次的人。”根據這句箴言的標準,以史翠珊所獲得的深遠藝術成就,她可以稱得上是一位終極的專業人士。如果她確實如此,那麼這麼多年以後,當我們摒棄了對她本人的各種歪曲看法後,她的專業成就看起來會怎樣?當我們摒棄了對她人生經歷的粉飾後,對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