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2 / 4)

小說:洪荒之燃燈新傳 作者:北方網

後的復員和善後工作,也忘記了道者送給他“人和”之語。

范增似乎也沒有勸阻過項羽,或許是考慮到既然在坑殺了數十萬秦兵後,秦民已對自己毫無好感,項羽認為那麼不如兇悍地給予強大的傷害,讓他們恐懼得完全失去報復的能力。從此可以看出,項羽雖然有一世霸氣,但終究是太過年輕了。

那秦始皇是何等的殘暴,最後是什麼下場?他項羽雖然強,楚軍雖然厲害,但是能撐多久?等牛魔王等人回來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項羽這時想起路上道者所說的“人和”一事,雖然有些後悔,但他感情還是超過了理智,對這沒有好感的秦朝百姓,依然沒有任何想補救挽回地意思。

這時,闡教門人,因為被羞辱了,心情不爽,後來雖然到了劉邦的軍營,見劉邦竟然還有怪罪的意思,想到當年周武王都不敢如此倨傲,闡教諸位修士心情更加不悅,便以項羽軍營的修士未出手為由,也不出手。劉邦也不敢得罪這些仙人,雙方暫時堅持著。

這時,從凡人的勢力上看來,劉邦還是落入下風的,但實際上,劉邦一方,勢力已經超過項羽這一方了。

此時,項羽地大本營在鴻門。

這關中,畢竟只是客屬之地,項羽無心成為秦皇室地繼承人。他似乎並不想統一天下,只想重建楚國,再以楚國作為天下諸侯的霸王,項羽地思想,正屬於春秋戰國式的,並不符合“人和”這天道的大勢。此時,並不只項羽如此,就連項羽周圍的人,也認為,項羽應該裂土封侯。

可惜燃燈給他提的“人和”一事,項羽在勝利之下,又跑到腦後了。

這咸陽,在項羽眼裡,只是敵人的大本營,並不值得珍惜,項羽的部屬中有位姓韓的儒生在對中原形勢比較瞭解後,便對項羽提出了建議:“霸王,關中地勢險要,有高山大河作為阻礙,可說是易守難攻的四塞之地,是建立根本之最好所在,尤其這裡土地肥沃,物種豐良,可以讓我等擁有爭霸天下的足夠資源,可在此地建立都城,成就不世之功!”

但這關中經過大廢后,項羽怎會有心思留在這裡?

項羽自起義以來,隨著叔父項梁轉戰各地,幾乎是馬不停蹄地奔波。尤其北征以來,歷經千辛萬苦才打了這場大勝仗,終於滅亡了宿敵秦國。現在他最想做的是趕快回去向江東父老報喜,讓自己的努力成果得到大家的肯定,做那衣錦還鄉之人。

此時聽到這種建議,項羽直接開口反駁道:“富貴了卻不回去故鄉,就好像穿著錦繡華美的衣服卻在夜間走路,有誰看得到呢?”

果然是歷練畢竟不夠,目光短淺了一些。

韓姓儒生屬中原人氏,聽到項羽這樣的回答有點啼笑皆非,不禁興起中原人氏一向視楚人為南方蠻族的心態,所以出了營帳以後,他碰到熟人便搖頭表示:“人說楚國人是沐猴而冠耳,如今看來,果真如此!霸王胸無大志,日後必定為劉邦所害!”

項羽聽了,自然大發脾氣,命人準備大鍋放在廣場中,將韓生丟入鍋裡烹煮,以為殺一儆百的警告。又一次,項羽忘了燃燈的勸告,將“人和”置之腦後,做出了離心之舉。日後非楚地人士,均不敢朝項羽提什麼意見,正是項羽此舉所致,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那諸子百家之中,因為這一系列的事情,有許多人因此對項羽失望,但又不想拉下臉來去幫助劉邦,就此退隱山林,項羽只以為功成了,也沒有挽留,又有更多的百家弟子就有更多人沮喪的離去。這時,項羽的寵妾虞姬聽聞了此事,朝項羽說道:“大王,那百家弟子,俱有神通,劉邦乃反覆小兒,若是楚軍中無能人異士,日後難免劉邦有異心,這些人尚不可遣,當挽留一番。”

這項羽對虞姬倒是寵幸,聽了她這麼說,覺得有道理,便召集了這些能人異士,一番獎賞感謝。有百家底子提出要傳道的意向,神經大條的項羽,絲毫不覺得有何不妥,很爽快的同意了此事,還特別給了他們極大的自由和許可權。

一些百家底子,對道統極為重視,已然超過自己的生命,雖然對項羽本人已然非常失望,但見項羽如此大方,暗想他也不是一無是處,且為了道統,便又留了下來。

這項羽的軍營中,又穩定了下來。

第102章 燃燈再出

天道大勢的車輪,如同固定的河道一般,不停的往前走著。如今秦朝滅了,大事已定,劉邦見闡教之人不想動手,就聽從蕭何的建議,朝項羽俯首稱臣。西楚霸王項羽見劉邦稱臣,十分欣喜,封他為“漢王”,領地是巴、蜀和漢中共四十一縣,國都為南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