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不忘推舉賢能的人,被遺忘在民間時也沒有怨氣;貧窮困頓時不憂愁,與鄉下百姓相處,也會覺得很愉快;他認為自己和任何人相處,都能保持不受不良影響。因此,聽說了柳下惠為人處世的氣度,原來心胸狹隘的人會變得寬容大度,原來刻薄的人會變得老實厚道。像柳下惠這樣的聖人,是可以成為“百世之師”的。
千古艱難惟一死,大義當前莫奈何
聶政(?…前397),戰國時俠客,魏國軹(今濟源東南)人。年輕時因任俠好勇在家鄉殺了惡人,便和母親、姐姐逃往齊國做了一名以殺狗為生的屠夫。韓國大夫嚴仲子因為受到韓哀侯的寵信而受到了韓相俠累的嫉恨。懼為俠累所害,逃離韓國,開始遊歷各地,欲尋俠士刺殺俠累以報離鄉之恨。後聞聽魏人聶政仁孝俠義,武功高超,遂赴齊欲與之結交。尋至聶政所居,數次登門拜訪,並備酒饌躬身向聶母致禮,並贈黃金百鎰與聶母為禮,聶母深感其誠。聶政雖堅辭不受,但已心許嚴仲子為知己,所不能從,蓋因老母在堂,不能以身許友。時過多日,聶母辭世,嚴仲子親執子禮助聶政葬母,聶政感激在心。此後,聶政服母喪三年,並嫁其姐,獨剩孤身始赴濮陽嚴仲子處,詢問嚴仲子仇家的名字,並謝絕嚴仲子欲為其遣人相助的要求,孤身赴韓。韓相俠累府護衛森嚴,方時俠累正高坐府堂,執戟甲士侍立兩旁。聶政仗劍直入韓府,諸多甲士反應不及,正自呆若木偶時,聶政以白虹貫日之勢刺入俠累胸膛,俠累頃刻斃命。頓時府中大亂,甲士們醒悟過來,齊上圍攻聶政。聶政仗長劍擊殺數十人後,難逃重圍,遂倒轉劍柄,以劍尖劃破面頰,剜出雙眼,剖肚出腸。聶政死後,韓侯暴其屍於市,懸賞購求能辨認其人者。聶政姐聶榮聞聽訊息,即刻與人言:“此必聶政,昔韓相仇人嚴仲子國士相交,政必報其知遇。我當往認之”。遂動身赴韓,至市,果認出屍乃聶政。聶榮伏屍痛哭,失聲道:“此軹地深井裡人聶政啊!” 道有往來人,好心勸止道:“此乃刺韓相之兇手,韓侯懸賞千金欲求其姓名,你不躲避,怎麼還敢來辨認呀?”聶榮回答:“我知。然聶政之所以蒙受屈辱隱跡於市販之中,蓋因老母在堂,我尚未嫁。嚴仲子識政於屠販之中,屈身結交,此深厚知遇之恩怎可不報!士為知己者死,聶政不過是因為我還活著,才毀壞自己的軀體,以免被人辨認出來牽連與我。但我又怎能害怕被牽連而任政的英名埋沒呢!” 話剛說完,聶榮長呼三聲“天”,撞死在弟弟的屍體旁。後有人感其姐弟俠義,收其屍厚殮之。聶政忠孝俠義,聶榮剛強節烈。我們敬佩聶家姐弟的同時,要更加讚許養育出如此姐弟的聶母。後根據其事編《聶政刺韓王曲》,也就是聞名於世的《廣陵散》。被琴家廣為彈奏,用以表示對聶政的敬仰。 txt小說上傳分享
鄭莊公寤生傳記
鄭莊公,名寤生,今鄭州市新鄭人。是春秋初年的鄭國國君,公元前757年生。公元前743年至公元前701年在位。他曾平定其弟共叔段的叛亂,繼武公之後,為周平王的卿士。後來,周平王為了削弱鄭的力量,分政於虢,任虢公忌父為右卿士,由鄭莊公為左卿士,於是周、鄭之間發生了矛盾,雙方互派人質。不久,周平王死去,繼之者周桓王打算讓虢公單獨執政,結果雙方發生爭執,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罷了鄭莊公左卿士之職,鄭莊公進行報復,不去朝見周王。於是桓王率領蔡國、衛國、陳國三國之師伐鄭,戰於葛,被鄭軍打得大敗。到了公元前701年,鄭莊公居然召齊國、衛國、宋國會盟於惡曹(今河南延津西南),幾乎當上的春秋初年的霸主。
鄭莊公之父為鄭武公,其母為申侯之女武姜。鄭武公十四年(前757),武姜生太子寤生,鄭武公十七年(前754),又生少子叔段。因寤生出生時難產,驚嚇了姜氏,所以姜氏不喜歡他,而他的弟弟叔段長的英偉不凡,很得母親寵愛。公元前744年,武公病重,武姜多次在武公面前說叔段賢,慫恿老公立小兒子,可是老公一直不同意。同年,武公病逝,寤生繼承君位,這就是鄭莊公。
莊公元年(前743),武姜請求制地(今鄭州市滎陽汜水鎮)作為叔段封邑。莊公說:“那裡不行,因為制邑地勢險要,是關係國家安危的軍事要地。”武姜改而威逼莊公把京(今鄭州市滎陽東南)封給叔段。京乃鄭國大邑,城垣高大,人口眾多,且物產豐富,莊公心裡不肯,但礙於母親請求,也只好答應。大夫祭仲進諫道:“京邑比都城還要大,不可作為庶弟的封邑。”莊公說:“這是母親姜氏的要求,我不能不聽啊!”
叔段到京邑後,號稱京城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