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神叨叨的,哪來那麼多的廢話,有話直說便是,老夫不會怪你。”老爺子的好奇心也被我勾了出來,自個也下意識地壓低了聲音。
“孩兒是想問父親與兄長,萬一太子被黜,父親大人以為,誰最有可能被陛下立為太子?”我壓低了聲音一字一句地道。
這番話方一問出,老爺子臉色頓時沉如黑鐵,大哥卻是瞪目結舌地翹起了手指頭指著我,指我幹啥了?咱不就是問個問題嗎?
----------------
“俊兒。”老爺子陰沉著臉,聲音雖低,卻絲絲地溢散著寒氣,聽得我不由得打了個寒戰,趕緊應道:“孩兒在。”
“是何人讓你來問老夫?是你那七位學生中的哪一位,又或是吳王殿下,還是魏王殿下?”老爺子目如利刃,狠狠地挖了過來。
我坦然地迎向了老爺子的目光,“父親,這是孩兒自己想問的,若是吳王殿下,又或是魏王殿下託孩兒來問,孩兒回給他們的絕對只有一個字,不。”
“哦?!”老爺子挑了挑眉頭,臉依舊陰沉,不過目光沒剛才地般的尖銳了,即便是這樣,我依舊禁不住冒出了一身的冷汗,太強大了,宰相,貞觀年間屹立不倒二十餘年的宰相氣勢可不是蓋的。
大哥瞅了瞅父親,見父親並無任何舉動,忍不住低聲地開言道:“二弟為何如何作答,難道你沒瞧見陛下甚愛這二位殿下?”
“大哥,其實剛才父親大人的話,便已經絕了魏王秦繼位之念,您想想,陛下與父親等儲位朝庭重臣,嘔心泣血十數年之功,方打造了一個萬國來朝,天下興盛的貞觀盛世,而魏王殿下是甚子人,雖有才學,然其親信皆為勳貴,好高務遠之徒,只不過想借魏王之手,恢復他們家庭昔日之榮,陛下對李秦之愛,實為以私愛而忘公義,莫是他日陛下醒悟,定然……”我不需要說完,老爺子和大哥已經完全地領悟了,其實怕是老爺子就存了這份心思,所以,當我說出來的時候,老爺子看我的目光在歡喜之中又含著憂鬱。
第413章 鸞兒的怨念
大哥沉吟一會,方自展笑笑道:“二弟,為兄了矣,多謝二弟為為兄解惑,私愛而忘公義,此言,甚合陛下對魏王秦寵愛之評。”
大哥就這樣,太謙恭有禮了,而且,嗯,據我的瞭解和判斷,大哥屬於是那種既老實又怕事的人,和我的性格完全就是兩個極端,或者說,我把老爺子和孃親外向的一面完全繼承了,而大哥卻繼承了另一面。
“哼,那老夫且考考你,你為何又認定李恪無法坐在諸君之位呢?”老爺子這會子怕是生專職了考較我的心思,不過,這沒啥,經常與宮女姐姐討論這些事情,我已經不是當初的我了,嗯,說實話,我這個房府之二男自從娶了羔羊公主,外加當上了李治這小王爺的老師之後,就再也沒有了置身於大唐宮庭爭鬥事外的可能性了,更何況太子哥把我看成了害死他親密愛人的仇敵,掉進了這個大染缸裡,既然沒辦法爬出去,那就想辦法如何在這場鬥爭期間和鬥爭之後保住性命,所以,我也一直在努力地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在觀察著大唐的宮庭內外。
“李恪英果,甚得眾望,類陛下甚多,然其有個先天的缺隱,為王可,為帝,則不能容。”我這話也是同樣點到即止,因為大哥和老爺子都點頭了,說明他們也明白了我所言的。
就是因為他的出身,他的母親是隋煬帝的女兒楊妃。李恪天生就有種領袖的天然資質,又深得李叔叔的器重,可就是因為他的母親是隋煬帝的愛女,他便只能與皇帝的寶座失之交臂。幸與不幸,誰能說得清呢?
李叔叔想來同樣明白這個道理,而大唐那些個隨著李叔叔打下大唐江山的人同樣了民明白這個道理,他們同樣不希望自己揮撤了熱血,開拓下來的盛世大唐,一轉眼,又送回到了隋煬帝子孫的手裡,無論季恪是怎麼樣想,或者怎樣做,但是,誰也不敢作出這樣的保證,如果李恪登位,未來,這個大唐還是李家的大唐嗎?
-----------------
不過,雖然他做不了皇帝,但是,我有個更好的想法,羔羊已經被我,這個新型號的房遺愛所改變,而同樣宮女姐姐成為了我的妻室,歷史,難道就不該翻開新的一頁面嗎?不論從哪一個角度,是從歷史的過往,還是從現在我與李恪的交情,又或是我那個已經還在構思的想法,我都決不允許李恪在重蹈覆轍,死在長孫陰人人的手上,不僅僅因為李恪在宗室的人望,還有他在朝野的聲望,這樣一個人,對於國家,對於社會的變革都會有著極大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