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才發現其中的奧秘。原來鰻魚不死的秘訣,就是在整倉的鰻魚中放進幾條狗魚。
鰻魚與狗魚是出了名的死對頭。幾條勢單力薄的狗魚遇到成倉的對手,便驚慌地在鰻魚堆裡四處亂竄,這樣一來,整船死氣沉沉的鰻魚被全部啟用了。
這就是“鯰魚(狗魚)效應";的由來,“鯰魚效應";的道理非常簡單,無非就是人們透過引入外界的競爭者來啟用內部的活力。
但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道理,一開始在挪威和日本也僅有少數幾個老漁夫才能知道。
自從“鯰魚效應";的秘密被大家知道以後,已經被用到生活的各個方面。
招聘好動的“鯰魚";
由於缺乏工作經驗,大部分企業紛紛對應屆畢業生說“不";,只有少數企業對應屆畢業生敞開了大門。但就是這少數的幾家企業成為掌握秘密的“漁夫";,因為應屆畢業生給這些企業帶來了“鯰魚效應";,增強了整個團隊的競爭意識和危機意識,促使企業的競爭力不斷提升。
而在日本,很多企業早就瞭解“漁夫的秘密";。他們從中領悟了一套用人之道,即不斷從公司外部找到“鯰魚";型的人才,讓公司上下的“沙丁魚";都“遊動";起來,從而製造出一種緊張氣氛,使全體員工更加勤奮地工作。
一個單位或部門,如果人員長期固定,彼此太熟悉,就容易產生惰性,削弱組織的活力。這時,如果能從外部招聘個別“鯰魚";,他們就能以嶄新的面貌對原有部門產生強烈的衝擊。同時,他們可以很好地刺激其它員工的競爭意識,克服員工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的惰性。
因此,要想調動現有員工的積極性,提高企業的管理和技術水平,最好的辦法就是招聘好動的“鯰魚";。
此外,鯰魚威脅沙丁魚的生存,只是使沙丁魚發揮生命的潛能從而達到保鮮作用,而人才的引進一方面可以調動機構人員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可以帶來先進的管理經驗和專業技術。
所以,有意識地引入一些“鯰魚";,透過他們挑戰性的工作來打破昔日的平靜,不僅可以啟用整個團體,還能有效地解決原有員工的知識不足的缺陷。因此,現代意義的人力資源管理成為“鯰魚效應";的最大受益者。
鯰魚效應(2)
競爭源於危機
在秘魯的國家級森林公園,生活著一隻年輕的美洲虎。
由於美洲虎是一種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全世界僅存17只,為了更好地保護這隻珍稀的老虎,秘魯人在公園中專門建造了一個虎園。這個虎園佔地二十平方公里,並有精心設計的豪華虎房。
虎園裡森林藏密,百草芳菲,溝壑縱橫,流水潺潺,並有成群人工飼養的牛、羊、鹿、兔供老虎盡情享用。凡是到過虎園參觀的遊人都說,如此美妙的環境,真是美洲虎生活的天堂。
然而,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從沒人看見美洲虎去捕捉那些專門為他預備的活食;從沒人見它王氣十足地縱橫於雄山大川,嘯傲於莽莽叢林;甚至不見它像模像樣地吼上幾嗓子。與此相反,人們經常看到它整天待在裝有空調的虎房裡,或打盹兒,或耷拉著腦袋,睡了吃、吃了睡,無精打采。
有人說它也許太孤獨了,若有個伴兒,或許會好些。於是,秘魯政府透過外交途徑,從哥倫比亞租來一隻母虎與它做伴,但結果還是老樣子。
有一天,一位動物學家到森林公園來參觀,見到美洲虎那副懶洋洋的樣兒,便對管理員說:“老虎是森林之王,在它所生活的環境中,不能只放上一群整天只知道吃草,不知道獵殺的動物。這麼大的一片虎園,即使不放進幾隻狼,至少也應放上兩隻豺狗,否則,美洲虎無論如何也提不起精神。";
管理員聽從了動物學家的意見,不久便從別的動物園引進了幾隻美洲豹。這一招果然奏效,自從美洲豹進虎園的那一天,這隻美洲虎再也躺不住了。
它每天不是站在高高的山頂憤怒地咆哮,就是有如颶風般俯衝下山崗,或者在叢林的邊緣地帶警覺地巡視和遊蕩。老虎那種剛烈威猛、霸氣十足的本性被重新喚醒。它又成了一隻真正的老虎,成了這片廣闊虎園中真正意義上的森林之王。
一種動物如果沒有對手,就會變得死氣沉沉。一個人如果沒有對手,那就會養成惰性,甘於平庸,最終導致庸碌無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