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以火嚇象,衝得數永珍兵自相踐踏,那場大戰是在北天竺茶博和羅城外,一戰下來,天竺軍差點全軍覆沒!那場仗將天竺人打得魂飛魄散,阿羅順大驚之下守城不出,王玄策引兵圍城月餘,最後用上了火攻將茶博和羅城攻破,殺敵逾萬,俘虜逾萬。
“阿羅順逃回了都城,王玄策將軍派人下書,要他投降賠罪,阿羅順口頭答應,其實卻暗中蒐羅兵馬準備再戰,王玄策將軍窺破了他的詭計,提前發兵,一場大戰下來殺得對方屍積如山、血流成河,又將其都城攻破,俘虜軍民數萬人。
“阿羅順乃棄國逃往東天竺,召集散兵殘將,又向東天竺借了兩萬大軍,準備再戰。卻不料他身邊的人已有幾個被王玄策將軍收買成了細作,王玄策將軍洞悉了他的所有舉動,用間設計將其兵力分散,一舉活捉了阿羅順,將餘眾盡數坑殺,副使也攻破了阿羅順的王后所據守的城池,遠近城邦望風歸降,煊赫一時的中天竺自此滅亡。”
郭汴一開始只是聽得津津有味,後來不禁有些目瞪口呆:“就這樣亡了?”
“是,就這樣亡了。”何春山道:“中天竺當時是差點就要統一整個天竺的,經此一役後一蹶不振,整個天竺四分五裂,直至今天。”
郭汴又問:“那後來呢?王玄策將軍怎麼樣了?”
何春山道:“王玄策將軍滅了中天竺以後,因東天竺不順大唐,竟敢援助阿羅順,便準備順勢將東天竺也滅了。東天竺的國王知道後嚇得屁滾尿流,趕緊獻上牛馬萬頭、財寶無數,來向王玄策謝罪,並獻上降表,表示從此臣服於大唐。王玄策將軍不為已甚,這才罷了兵馬,先到佛陀各處遺蹟朝拜畢,然後便押解了那個天竺國王阿羅順回長安述職去了。”
郭汴聽得如痴如醉、入迷入幻,遙想王玄策當年匹馬出使、借兵滅國,來得何其猛厲,走得何其瀟灑!心中隱隱生出了仰慕之意,建功立業之心漸長,心想王玄策當年匹馬至此也能建此大業,自己如今手頭有兵有將,若是無功而返寧遠,豈不愧對先賢?
第四十章 揭羅
郭汴聽了王玄策的故事以後,心裡充滿了崇敬,便問:“那麼這個揭羅國的國王,是王玄策將軍的後代了?”
何春山一聽笑了起來,道:“誰知道是不是呢。他們這一部是從東面遷過來的,勢力不大,只有六千多人,以務農為生,連城市都沒有,和本地人論起闊來,就自稱是王玄策將軍的後代,說是當年王玄策將軍在回大唐之前娶了一個公主,生下這一支王族來的。”
郭汴聽了就覺得不是很靠譜,但何春山認為既然他們有心靠攏不如就權當那是真的,郭汴當下便下令接待,來的卻是揭羅國的王子在健馱羅地區,所謂的國其實甚小,揭羅只有六千人口,其小可知。那個王子生得面目黝黑,五官深邃,實在看不出有什麼唐人的血統,不過也不能就此便認為他是騙子畢竟如果是真的那也傳了三百年,經過在本地十幾代人的同化,就算有什麼唐人血統也稀釋得略等於無了。
那王子眼看唐軍兵甲犀利顯得十分敬畏,進門之後談吐十分熱情,郭汴年紀雖幼但畢竟經常和張邁、郭洛、劉岸混在一起,看著他們與回紇、薩曼的人過招,見識自然而然便上去了,這些邊遠小國的人胸中城府有限,沒多久便洩露了本意。
原來健馱羅地區,一條南北走向的信度河分開東西兩邊,西邊多為荒漬,東邊則有許多膏腴良田,所以七城二十一國基本上都聚集在東邊,而唐軍經小勃律地區來到健馱羅,此刻營寨所在則在大河西岸。
揭羅國的國土也位於東岸,而且是二十一國裡面最靠北的國家,其地低窪,河水氾濫時常常受災,本來其國中卻有一塊高地,從兩代人以前開始揭羅國的祖先就在這裡立牆經營,建成了一座小城,揭羅國的祖先的想法是將這座高地小城作為糧食與物資的儲備處,平時在低窪處耕作,遇到有洪水就合族撤到小城裡來。
這個願景本來也不錯,雖然揭羅是個小國,但經過兩代人的努力,終於在五年前將城池建好了,城池建成之日,滿族歡慶。然而他們住了不到兩年,這座城池就被健馱羅地區最大的一個國家休馱國給佔了,直到今天。
郭汴聽揭羅王子說了這件往事後,問道:“那你今天來見我,是希望我做什麼呢?”
揭羅王子說:“大唐是最主持正義的國家,我們又是王玄策將軍的後代,咱們也算自己人,我們希望將軍能主持正義,幫忙勸一下休馱國,讓他們將城池還給我們。”
郭汴心想這倒也是一件好事,就算對方其實不是王玄策的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