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部分(2 / 4)

小說:九界 作者:那年夏天

冒這麼大的險來找我?”葉帆走上前去,重重在高庸涵肩頭拍了兩下,而後雙手緊緊抓住他的臂膀,目光中泛起了淚花:“不管怎麼說,來了就好!”

“當日一別,我便想著如何救你,可是一直都沒能進入地府,今日總算是得償所願,我心中實在歡喜得緊。”高庸涵心神激盪,雙手反託著葉帆的胳膊,喜極而泣道:“還好,雖然來得有些遲,不過我們又在一起了!”

遙想當年,智鍾大師周遊天下,離開東陵道時留下了“雙傑”的評語,一時間葉帆和高庸涵可謂是聲名遠揚,就連異族之人都耳熟能詳。那時,兩人意氣風發,一心想要做出一番事業,在青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筆。時至今日,兩人各自經歷了一番苦難劫後重逢,雖沒有了以往的躊躇滿志,卻多了一分厚重的感觸。回想起十幾年來的遭遇,饒是兩人胸襟開闊、提得起放得下,也不禁淚流滿面哽咽著說不出話來。

“王爺,你怎的會在這裡?”良久之後,兩人的情緒才漸漸平靜下來,高庸涵環顧四周霧茫茫的虛空,不覺大為驚訝。

“這個麼,說來話長了。”葉帆嘆了口氣,臉上浮現出一絲苦澀的笑容,緩緩說道:“一切還得從王府下面的地宮說起——”

最早修建地宮的是葉帆的一位遠祖,其最初的用意,不過是修建一個避難的密室而已。身為皇族子弟,又有著世襲罔替的王爵,治下更有方圓數千裡的沃土和百萬人口,要說不招朝廷的忌是不可能的。當時,葉帆那位遠祖恰好遇到了一位猜忌心很強的皇帝,為了保命不得已求助天機門,由修真者出面幫忙修建了這座密室。幸好,擔心並未變成事實,但是地宮的雛形卻已初具規模。後來,歷經數代修葺不斷完善,甚至求到了張道恒大師的元門仙石,東陵王府的地宮終於大功告成,成為當世數一數二的建築奇蹟。

世人大都聽過一個傳言,說東陵王府下面的地宮內,藏了不知多少奇珍異寶,什麼黃金翡翠、珊瑚明珠自不用說,至於修真者使用的法器,更是琳琅滿目令人眼花繚亂。這些傳言多有誇大,種種荒謬之處不值一提,但是地宮內的確放置了一些寶物,均是歷代東陵王收集來的珍品。其實,除了在建築以及防衛方面,稱得上是匠心獨運以外,地宮內真正稱得上至寶的東西,是誰也想不到的。

葉帆祖上出過一個怪人,說他怪,是因為此人天生痴呆,從小到大整日間呆坐房中哪兒都不去,甚至連吃喝拉撒都要人侍奉。如此過了三十年,此人突然開口說話,一張嘴就把王府上下,包括父母兄弟在內所有人,統統罵了個遍。最令人稱奇的是,他罵的內容直指每個人心靈深處,容不得半點推脫,一時間闔府上下盡皆駭然。罵過之後,復又陷入痴呆模樣,如是又過了三十年再次開口,留下一段晦澀難懂的遺言後安然死去。

此人既簡單又密不可解的一生,成為後世子孫鑽研的物件。可惜遺言用字古怪,近乎前言不答後語,沒有人能弄懂話中含義,自然也就無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

當日危急之時,葉帆和高庸涵二人躲入地宮,可是入目空空如也,並不像傳說中那樣遍地寶貝。當時兩人都很納悶,直到高庸涵被困晴空殿一通亂打亂闖,捏碎了機關總樞的玉牌,才無意間破去了地宮的禁制。當時,曾有一個身著紫袍的人影顯現,旋即穿牆而過不知蹤影,這道身影便是那痴呆之人留下的法身。

那人實際上是幽界一位頗有來歷之人,只因為俗緣未了,必須要投胎一次方能得成正果,是以在機緣巧合之下投胎到東陵王府。不過他擔心自己投胎後妄動無明,以至於壞了修為,是以在投胎前做了番手腳,變成了一言不發的痴呆。及至三十歲那年,俗緣沒有絲毫鬆動,這才睜眼大罵一通,算是將秉性中的嗔唸作一了斷。等到六十歲時俗緣已了,念在受葉家供養了六十年的情分上,留下一個法身和一段遺言,以供葉氏後人危難之際求救。

奈何那段遺言太過深奧,葉氏後人又沒有怎麼當真,如此好意居然深埋於地宮之中,若非高庸涵情急之下的魯莽之舉,葉帆也就不會有今日這番際遇。正是靠著那人的法身,葉帆死後才能躲過九幽冥瀑的剝離,魂魄得以完整地進入幽界陣眼,並且完全保留了記憶。此中種種情由,機緣之巧情節之離奇,令人瞠目結舌。

“如此說來,這麼多年你一直都待在這片虛空當中,那可真是寂寞得很。”高庸涵拿葉帆的經歷與自身比較了一下,覺得一個人孤孤單單,待在這種殺機四伏的地方,才是真正的痛苦。感嘆了幾句,忽然想起一個問題,關切道:“王爺,這裡的怨氣既然會攻擊魂魄,你初來這裡不是很危險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