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講經首座心服口服(1 / 4)

小說:一顆龍珠吞入腹 作者:朔時雨

南晉這邊從朝廷到民間,輿論方面基本上已經確立了對北魏出兵,解救蒼生於倒懸。

但是。

出兵這件事,並不是南晉想出就能出的。

首先要做好的第一件事,那就是必須和北魏朝廷,甚至是鎮世宗門蘭陀寺這邊打好招呼。

若是這一點沒有溝通好就冒然出兵,那絕對是害人害己。

因為。

北魏這邊或許對天外邪魔唯唯諾諾,但對於南晉這邊卻絕對能重拳出擊。

而一切原因都只是因為北魏這邊有聖人,而南晉這邊卻是缺乏最高階的戰鬥力。

除卻鎮界大陣,並沒有任何制衡聖人的手段。

軍隊一旦冒然進入北魏國土,搞不好容易全軍覆沒!

似乎這就是十拿九穩的事,但朝廷使臣在溝通方面卻直接就卡住了。

首先就是北魏朝廷這邊,對南晉的國書和使臣用上了拖字訣。

幾乎每個環節都會被一卡再卡!

很顯然,北魏對於從南晉這邊求援兵這件事並沒有那麼熱衷,更多還是南晉這邊出於對天下蒼生的同情,以及不能置身事外隔岸觀火的態度出發。

頗有一頭熱之感!

其次,相較於吞神奪舍的天外邪魔,北魏對南晉大軍更忌憚一些。

想想也正常,現如今的北魏內憂外患,一旦放任南晉大軍進入,誰也不知道他們是否是打著救援的名義,做各種有損北魏統治根基的舉動。

得民心者得天下,甚至單純就是南晉這邊做的比北魏好這件事本身,對北魏的統治就是一種巨大的威脅。

還是那句話——想要人類團結,遠比想象中的要困難無數。

哪怕是已經被天外邪魔滲透成篩子,哪怕滅亡之危機就在眼前,人類的內部依舊還是會持續猜忌和內耗。

不僅是南晉朝廷遞交給北魏朝廷的國書,就連俞幼泉以九王和十三天柱的名義共同遞送給蘭陀寺的信箋也同樣石沉大海。

在這裡,俞幼泉直接繞開九玄門,以十三天柱的名義上書,本質上也有些不合規矩。

但是。

出門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給的。

這幾年,一直都是俞幼泉奔走在救世第一線,好不容易才初步確立權威,他沒有任何理由再將九玄門繼續推出來。

就算是國書被各種“拖延”俞幼泉都沒有隱瞞,第一時間“轉播”給了南晉所有國民。

一時,天下譁然。

北魏、佛門,一時在南晉口碑直接跌落到谷底。

越來越多人開始相信陰謀論,認為聖佛正遍知不是自身出了大問題,可能就是想要“苦一苦天下百姓,最後完成氣運收割”。

前者尚且還好,還是身不由己,但後者正遍知的口碑直接在南晉崩塌。

南晉民間直接出兵的呼聲越來越高!

最終,反倒還是朝廷和九王共同發聲,呼籲大家冷靜,切不可意氣用事。

而在這個過程中,朝廷、世家、各大門派,更是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備戰模式。

一時,整個南晉都在秣馬厲兵,就連民間百姓耕田交糧都更加賣力。

畢竟大敵在側,北魏百姓的苦難那更是歷歷在目,朝廷好就是他們好,軍隊必須要能打。

與之相對,南晉朝廷、世家,甚至是玄門的口碑都開始直線上升。

在這個比爛的世界,往往比的不是誰能做的更好,更多比的是誰做的更爛。

因外部威脅太大,各大世家為了避險,甚至都開始忍痛從身上拔毛,稍稍給百姓們讓利。

不讓不行,一旦給逼的太狠了,日後這些黔首被星空汙染吞神奪捨實力飆升,留有部分執念,找他們這些世家報復怎麼辦?

每每想到這裡,南晉的世家、官宦、富商大賈都有種芒刺在背如鯁在喉之感。

這些既得利益者罕見的同意從身上拔一毛而利天下!

事實證明,這些既得利益者但凡是願意稍稍讓利,普通窮苦百姓日子就能好過無數。

短短時間,整個南晉竟破天荒有種大治的感覺。

幸福感都是比出來的!

南晉國內竟罕見的表現的空前齊心,甚至還有一種欣欣向榮之感。

這讓和天心相合,時刻監察著南晉種種變化的俞幼泉都有種荒唐之感。

但稍微一深思,貌似又感覺合情合理。

就拿前世來說,在毛熊尚且還是那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