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也好,甚至是很多平定叛亂後參與到治世的文官也罷,一個個都積累的異常豐富的經驗。
你們不搞事?
我們怎麼進步?
尤其是大量書院學子進入到官場後,更是給南晉嚴苛的九品官人法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曾經死氣沉沉的官場,也因這新的政治力量的進入,開始變得更加有活力。
有諸多前輩“進步”和“上位”的成功經驗,很多書院學子那更是好似各個都化身為了“班定遠”這等手持旌節的外交官,你不惹事我也要幫你惹出一點事來。
不得不承認,世家永遠都是訊息最靈通的。
尤其是在事關家族傳承和存續的這件事上,各大世家那更是異常的默契。
很快他們就發現,事情貌似有些不對。
無論哪裡發生了叛亂,朝廷的平叛官兵出現的時機總是那麼的微妙。
往往都是世家大族第一時間受到了強烈衝擊,而遭受衝擊後,平叛的大軍又總能從逃難的難民中,找到那麼幾個受害者,亦或者乾脆就能從某個山洞某個小樹林找到一些世家大族的種種罪證
隨後就是邊平叛邊審訊邊分田,很多田產甚至乾脆就分給了某個大姓的分支
往往主支想要奪回這些產業,這些分支家族第一時間就不幹了。
各大世家為之心寒,開始意識到,朝廷甚至是辰龍侯本就有意縱容這些叛亂,目的就是破而後立,從他們手中奪取各種產業,重新分配給平頭百姓。
殺頭的買賣有人做,虧本的生意沒人做。
然後諸多世家就不幹了!
主動調動一切力量維持地方安穩,一旦某地發生了叛亂,甚至都不需要朝廷出動,直接就主動將之剿滅。
不得不承認,在南晉這個朝廷先天積弱的時代,各大世家一旦有意聯合起來貫徹什麼意志,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比俞幼泉的武力威脅還要來的更好使。
讓天下人都為之咋舌的是,各地發生了大量的叛亂之後,世間好像忽然迎來了大治,平穩到不像話。
就是修行界的諸多修行人士,也忽然更敬畏了。
因為。
辰龍侯那是真的敢殺人啊!
不僅如此,也不知道從哪個州府開始,朝廷忽然從叛亂的賊寇中找到了佛寺、道觀,甚至其他一些宗門支援叛亂的證據。
然後,就是伐山破廟和犁庭掃穴般破滅各種宗門。
大量的浮財和田產,不斷透過各種手段流入朝廷和被分田的百姓。
而一些武將,也透過這種案例得到了軍功得到了晉升;一些文官也透過這種事件得到了賞識。
只短短時間,大量的文臣武將就紅著眼睛盯的各大宗門毛骨悚然。
世人驟然發現,朝廷官員真是腰桿子挺直起來了,辦事作風簡直硬氣的不像話。
在以前宗門弟子犯了錯,或許還能趾高氣昂;但現在一些宗門弟子只要犯了錯,宗派長輩甚至專門到朝廷這邊主動承認錯誤,認罪認罰。
一些大派宗門,甚至為了撇清關係,第一時間將該犯錯的宗門弟子給逐出門派。
很快,諸多宗門甚至同時表態,他們都是大晉朝廷最堅定的支持者。
為了表示忠心,主動派遣大量的精英弟子進鎮異司當差聽候朝廷調遣同時,還主動捐獻大量的資材。
在這個過程中,甚至還因此捲了起來。
甚至還有門派,甚至提出要將最傑出的女弟子送入宮中為妃
也算是讓世人大大開了眼界!
若要問最近誰人最幸福,那一定要屬於新的大晉皇帝程紹興。
透過平叛,他不僅練出了數支可堪一用的大軍,而且還切實落實了分田政策,大大增加了稅賦收入。
尤其是這一般殺雞儆猴下去,世家、宗門心頭敬畏,已經很少敢像以前那般陽奉陰違。
朝廷歲入大幅增加,手中可用之人井噴式出現。
最重要的是,伴隨著越來越多各地書院學子進入朝堂,他終於開始有一支可以初步牽制世家出身官員的力量。
終於開始有人可以為他衝鋒陷陣,他的皇命也終於不再無法出京城。
太舒坦了!
離陽宮。
俞幼泉閉目盤坐,面前卻是能夠看到難以計量的線條。
它們在他的面前交織、纏繞,前所未有的繁複、複雜,剪不斷理還亂。
這些赫然正是南晉眾生和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