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哪裡知道孫老先生早有預見,一是料定桓溫畏懼歷史的譴責,必然要動用強力手段毀史;二是擔心那些嚴重缺鈣的人,骨頭很軟,迫於壓力,必然要按統治者的口味改史。老先生未雨綢繆,據《資治通鑑?晉紀二十四》載:“盛先已寫別本,傳之外國。及孝武帝購求異書,得之於遼東人,與見本不同,遂兩存之。”
有良知的歷史學家,應該是像孫盛這樣,不以誰的臉色來寫史。
魯迅先生早在文章裡寫過,如果你對一位操皮肉生涯的小姐說:“你是妓女!”很可能還你一頓臭罵;但你若說:“姑娘勒浪做生意!”她沒準會報之以嫣然一笑,然而並不改變賣淫的事實。依次類推,你對一位在731部隊裡的哪位皇軍說:“你是殺人犯!”很可能賞你一顆槍子。但你若對他說:“先生在經營大東亞共榮圈的王道樂土!”他可能給你注射鼠疫細菌時劑量減少些,讓你死得慢些。即使後來的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絞盡腦汁,用“進入”代替“侵略”這種文字的改變,能抹煞731細菌部隊,在殺害中國人的歷史真實嗎?
早些時候,在電視新聞裡報導一條海外訊息,也許並沒有引起太多的人注意,如今時隔多年,更是被人們遺忘得乾乾淨淨。但歷史會記住這一真理戰勝邪說的鏡頭。畫面上,是一位83歲的日本歷史學家,由他的子女攙扶著,向日本最高法院走去的情景。那是個很高很長的臺階,老人走得有些吃力,他就是鼎鼎大名的日本歷史學家,專門研究日本侵略軍在中國所犯下滔天罪行的家永三郎先生,為了日本政府的文部省官員,刪去他編的歷史教科書裡有關臭名昭著的731細菌部隊的章節,而打了三十二年官司,終於得到最後宣判,法院判這位歷史學家獲得勝訴,那是1997年8月29日下午2時30分的事情。
這次日本文部省敗訴,說明了一個真理,歷史是不容篡改的。即使被想掩蓋真實歷史的手,扭曲了過去,最終也會回覆到真實的面貌,還歷史以本相。
有良知的歷史學家,應該像孫盛這樣,像家永三郎這樣,堅持真理,不畏強勢,不看著誰的臉色來寫作。他們身上所體現出的史家風骨,也是我們為人和為文的最需要堅持的寶貴精神。
“寧馨兒”的下場(1)
“寧馨兒”,漢語的這個字眼,出自《世說新語》、《晉書》,原是山濤在王衍兒時所說的一句話“何物老媼生寧馨兒”,遂流傳至今。
這個詞彙,從一開始就被人誤用,“寧馨”,是晉代人的口語,作“如此”、“這個”講。宋人洪邁在《容齋筆記》裡,專門談到它,認為“今遂以寧馨兒為佳兒,殊不然也。”可見這個硬傷,也傷得有點年頭了。
據最新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第931頁),對“寧馨兒”的釋義,則認可了已經用錯了的說法。“(書)原意是‘這樣的孩子’,後來用做讚美孩子的話。”
現在回過頭去,重溫“寧馨兒”的來歷,就得拿西晉那位搖麈尾的王衍(256—311)說事,算起來,已是一千多年前的詞彙,要不是有人用錯了它,早埋葬在古籍裡,連屍首怕也化成灰了。
()免費TXT小說下載
《晉書》說到了這個典故:“王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風姿詳雅。總角嘗造山濤,濤嗟嘆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嫗,生寧馨兒!然誤天下蒼生者,未必非此人也。’”山濤,竹林七賢之一,是大名士,更是“器重朝望”的政治家,以論人正確,敢於任事,著稱於世。他所說的,用現代話翻譯出來即是:“是哪個老太婆,生出這個小孩呀!可將來斷送天下老百姓者,說不定就是他咧!”
還真是不幸而言中,王衍這個大玩家,不但清談誤國,連自己也沒落一個好下場。“寧馨兒”一詞,派生出漂亮標緻的意思,倒是這個大玩家本人,太丰采出眾,太不同凡俗,太具有魅力,太鶴立雞群的緣故。一直到東晉的畫家顧愷之(345—406),還認為:“夷甫天形環特,論者以為巖巖秀峙,壁立千仞”。
魏晉時期,很講究陽剛之美,曹操就因為自己個子矮小,而自慚形穢。但男性美的形容,落實到字面上,確切的涵義,較難界定。如:“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懷。”如:“李安國頹唐如玉山之將崩。”如:“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見者嘆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或曰:‘肅肅如松下風,高而徐引。’”(文中凡未註明出處的引文,均出自《世說新語》)
數年前,我在寫作《嵇中散之死》時,曾請教過一位誨人不倦的明公,如何“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