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3 / 4)

小說:李國文讀史 作者:無邊的寒冷

疑之,排斥之,異己之的基本方針,一撥一撥興起的,時不時地用來收緊文人骨頭的文字獄案件,則完全是有步驟,有安排,定期實施的理性作為。

所以,清代文字獄,比之明代文字獄,更可怕。在中國歷史上,凡心裡發虛,老覺得屁股坐在火藥桶上,或者火山口上的統治者,都患有這種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意識形態恐懼症,惶惶然不可終日。我們從清末民初天嘏所著《滿清外史》中,一則關於弘曆的記載,就可以看到這位皇帝是如何藉助於最高權力,毫不客氣,毫無道理,以至語無倫次地呵斥當時領銜文壇的重磅人物。其實,這種威風不過掩飾其精神、心理上的虛弱而已。

(弘曆)“嘗叱協辦大學士紀昀曰:‘朕以汝文字尚優,故使領四庫書,實不過以倡優蓄之,汝何敢妄議國事?’夫協辦大學士,位亦尊矣,而曰‘倡優蓄之’,則其視群臣為草芥,摧殘士氣為何如者。尹會一視學江蘇,還奏雲:‘陛下幾次南巡,民間疾苦,怨聲載道。’弘曆厲聲詰之曰:‘汝謂民間疾苦,試指明何人怨言。怨聲載道,試指明何人怨言。’夫此何事也,豈能指出何人乎?尹會一於此,惟有自伏妄奏,免冠叩首已耳,乃謫戍遠邊。”

紀昀(1724—1805年),即紀曉嵐,河北獻縣人,一位於學無所不涉獵,無所不淹通的《四庫全書》總編輯。尹會一(1691—1748年),直隸博野人,一位精通程朱理學,文章道德悉為楷模的大家名吏。說來好笑,領袖儒林的堂堂大老,被乾隆這一頓吹鬍子瞪眼睛,差點嚇得尿了褲子,連忙磕頭掌嘴,認罪求饒不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文人遭遇皇帝(3)

()好看的txt電子書

紀曉嵐以為自己是眾望所歸的扛鼎文人,尹會一以為自己是國家棟梁的當朝一品,覺得弘曆應該會對他們多麼優容,多麼禮讓,便不知天高地厚,直言無諱。在乾隆眼裡,這種給個梯子就上臉的狂妄,撇開滿漢之隔,異己之疑,主子和奴才的懸殊不論,憑藉文章華彩,學識鼎望,儒林名聲,士子仰慕的優勢,敢對朕指手畫腳,說三道四,簡直就是孰可忍,孰不可忍的大不敬。

也許乾隆並不擁有他們滿肚子的學問,但擁有的絕對權力,卻能置這兩位頂尖文人於死地。在帝王眼裡,兩條腿的狗也許難找,兩條腿的作家詩人,卻有的是。幸好乾隆沒有秦始皇的坑人癖,否則,這兩位大腕,很可能不是充軍發配,而是自己挖坑埋掉自己了。

由此可知,文人遭遇皇帝,絕不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

在這部《滿清外史》中,還有一段關於乾隆與給他當差的御用文人沈德潛的記載,那就更有趣了。儘管,乾隆本人已經相當程度地漢化,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其造詣,其水平,也非尋常人所能及。但他的潛意識中,那邊外未開化的民族來歷,始終是他的內心陰霾。所以,一、對漢族文人,始終持有戒心和敵意,哪怕輸誠納款,五體投地表忠心者,也要時不時進行修理,不能讓他們活得太痛快,太炸刺,太翹尾巴;二、憑藉權力優勢,你行,爺比你更行,乾隆一輩子所寫的詩,總量超過《全唐詩》。所以要打破這個記錄,其中既有賭氣個人能力之心,更有湔雪民族恥辱之意。

乾隆一輩子寫了近五萬首詩,就算他一出孃胎就寫,到八十多歲駕崩捯氣時還在寫詩,這位老漢日平均要作詩兩至三首,這當然不可能,必須有槍手代勞,可能還不止一位,於是,蟄居蘇州,名聞江南的沈德潛,便交了好運。

“長洲詩人沈歸愚,為葉橫山入室弟子,微時即名滿大江南北。弘曆聞而慕之,乃以庶常召試。不數年,遂躋八座,禮遇之隆,一時無兩。嘗告歸,弘曆以所著詩十二本,令其為之改訂,頗多刪削。迨歸愚疾歿,弘曆命搜其遺詩讀之,則己平時所乞捉刀者鹹錄焉,心竊惡之。”

沈德潛(1673—1769年),江蘇長洲人。此老直到六十多歲高齡,忽被乾隆看中,受聘京師。須臾之間,登上翰林講席,擢為內閣學士,他當然明白,弄他到京師來,就是來為主子捉刀。這些高官厚祿的好處,等於付錢買斷他的署名權。按理,這君子協定,是不可毀約的。可最後老先生編自己的全集時,竟然撕毀合同,收歸己有,統統物歸原主地“鹹錄焉”。

這樣賴賬,當然不像話,太不講信義,太不夠朋友了。你賣他買,一手付款,一手交貨,那些代作的詩,版權已經屬於皇帝大人的了。

我發現,無論古今,文人上了年紀,就添毛病。為什麼老文人總是做出些令人詬病的行止來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