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多元,今年要突破7000元,最多的村民就不好說了,當老闆的上千萬的都有。許多人以前不敢貸款,怕貸了款沒法還,現在想貸都貸不了了。已經貸了款的,兩年後就開始還了,現在全村還款率已經達到40%。過去村裡能騎個腳踏車就不錯了,現在買小汽車的很多,越來越多,今年春節還要添好幾輛。我們這兒的房子修的時候花了30000元,現在人家給幾十萬都不賣。為什麼?這兒地震後變好了,房子修得很寬敞,成都旅遊的人來了,就租給他們住。我們村還成立了旅遊協會,把老百姓多餘的房間利用起來,統一標價,統一出租,增加村民收入。
採訪王長忠書記時,正好村民的集體土地使用證和房產證都在村部,我想看看,王長忠就把證書從鐵皮櫃裡拿出來遞到我的手上。我翻看著一本本寫著老百姓名字的紅彤彤的證書,心想,難怪老百姓說共產黨好,證書上的鋼印分明刻著執政黨的政策呢!
5.百姓心中有桿秤(3)
在新興鎮陽平村的壽陽泉安置點,我看到的不是小洋樓,而是一間間木質結構的平房。平房裡有茶樓,有酒店,還有潺潺流淌的小溪,幾個婦女正在小溪邊上洗衣刷碗——真是名符其實的小橋流水人家!我和幾位婦女聊天,她們告訴我說,地震的時候,我們這兒的房子全垮了,一片廢墟!現在好了,有汙水處理,還有天然氣,條件好了,方便多了,可以好好搞農業了。
離開幾位洗衣刷碗的婦女,我來到一座漂亮的四合院跟前,四合院的牌樓上畫有一幅畫,題為“鶴香庭院”;牆上還寫有一副醒目的標語:“政策開放改革好,國家繁榮又富強”。我走進四合院,只見院內四周的牆壁上,掛滿了金燦燦的玉米棒子,瀰漫著濃郁的豐收喜慶的氣氛。大院的主人姓劉,六十多歲,兩句話一出口,我便知他是一個熱情、健談而又激情澎湃的人。劉大爺帶著我從屋外轉到屋內,從屋前轉到屋後,邊走邊聊,神采奕奕。劉大爺指著一棟正在修建的樓房對我說,這是我家正在自建的鄉村酒店。我一看,說好漂亮的房子啊!劉大爺說,這都是中央的政策好啊!我們這些農村人,祖祖輩輩都是勤勞致富。現在國家多災多難,雪災、地震,又是泥石流,我們要理解。我這個鄉村酒店向國家貸了點款,我的兩個兒子和兒媳在外打工掙錢,我跟娃娃們協商好了,他們在外面再辛苦兩年,等把貸款還完了,就回來一起開酒店。哦對了,去年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還來過我家呢,當時我對李長春說,現在我們老百姓安居樂業了,日子過得好了,請您帶一句話給黨中央,就說我們彭州的老百姓祝願中央領導健康長壽,永遠幸福!李長春很高興,說,這句話我一定給胡錦濤總書記帶回去。劉大爺還告訴我說,這次地震,要是沒有黨中央和各級領導的關心,我們家垮了的房子,哪兒修得起來喲!你想想看,人家又沒有住我們的房子,憑啥子幫我們把房子建得這麼好嘛!這次政府把老百姓考慮得這麼周到,不容易啊!要不為什麼地震後大家都豎大拇指,說共產黨好!
在新興鎮走訪期間,我還聽說清江村有一個叫熊澤全的村民,竟然在自家新房的牆上用小石子嵌了一句話:“共產黨對老百姓好!”熊澤全56歲,全家5口人,是清江村地道的農民。地震前,熊澤全靠打零工過日子,省吃儉用,好不容易建起了9間樓房。但汶川大地震一來,卻將他家的9間房子全部夷為平地!面對殘破不堪的家,熊澤全如墜深淵。慶幸的是,他的妻子、兒子和有孕在身的兒媳全都安然無恙。度過一年的“帳篷日子”後,熊澤全一家住進了非常漂亮的新房,這對曾一度絕望過的他來說,簡直像是做夢一樣——不,他連做夢都沒想到過。於是這個只上過小學、大字都認不了一籮筐的樸實農民,用了一個最樸實、也最笨拙的辦法,來表達自己的感恩之心。而熊澤全之所以能懷如此感恩之心,與他26年前的一次病歷很有關係。26年前的一天,熊澤全突然胃部大出血,非常厲害,村裡的人都以為他沒命了,一位老軍醫卻盡心盡職,妙手回春,把他的命從閻王爺手中奪了回來。病好後的熊澤全大徹大悟,發誓一定要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所以當他搬進新居後,逢人便說,地震後要是沒有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就沒有我們今天的新家,這份大恩大德,我們永遠不能忘!於是便有了他家牆上用小石子嵌下的話:“共產黨對老百姓好!”
其實,熊澤全說的“好”,具體指的就是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和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這是成都市統籌城鄉發展中的兩個重要內容。熊澤全一家5口,透過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專案,領到了10萬元的補貼,再加上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