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遭夜襲,金聲桓先是一驚,隨即大怒,多日來久攻吉安不下的怨氣也終於有了發洩的物件。怒罵道:“跳樑小醜!也敢來捋本帥的虎鬚!好!來了就且留下狗頭!”
隨後喚過傳令兵,將一條條軍令頒下。
清軍的夜襲雖然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但終究實力有限。而金聲桓軍在經過最初的慌亂之後也很快反應了過來,逐漸控制住了局面。
最後,經過半夜的折騰,到了天明時分,金聲桓軍終於將前來襲營的清軍盡數擊走。雙方互有傷亡。(未完待續。)
第六十八章 備戰
“金聲桓愚蠢啊!比我想象中的還要愚蠢!”龐嶽放下了手裡的情報,不住地搖頭。
他是三月底回到辰州的,之後便不斷接到關於江西形勢的彙報。一切果然沒有偏離原來的軌跡,甚至比原來的歷史還要糟糕。
龐嶽本以為有了贛州郝永忠這個多出來的因素,金聲桓就能多搞出些名堂。可誰知此公的表現還是一如既往的穩定,先是本末倒置、傾盡全力攻打吉安,今又顧頭不顧尾、把贛北的重兵也盡數南調。當果斷的時候猶豫不決,當變通的時候卻又萬般執著,如此行事要是也能成功,那隻能是老天爺瞎了眼。
“行了,我知道了,情報司要繼續加強對江西局勢的監控,任何風吹草動都不得放過。”龐嶽對馬元成吩咐道。
馬元成一向話不多,點頭應諾,之後便告退了。
隨後,龐嶽又派人去請田世尊和陳英前來。
在兩位幕僚到來之前,他獨自一人矗立室內,看著窗外的庭院出神。
當此暮春時節,庭院內端的是花團錦蔟、萬紫千紅,可他卻是半點品芳賞豔的閒心都沒有。心中所想的只有接下來的局勢走向和自己所能採取的應對措施。
清軍的大舉反撲已經不可避免,一場劇烈的狂風暴雨即將南來。
先是去年荊州大戰,尚可喜、沈志祥等多位重要人物授首,兩萬餘清軍灰飛煙滅。今年又是金、王二人反正,大半個江西反清歸明。如此接二連三的變故,對清廷絕對是個沉重打擊。而志在竊居中原的滿清高層也絕不會讓形勢繼續這般發展下去,動搖它們的統治根基。可以料想的是,即將到來的這場反撲將是前所未有猛烈的,甚至比原來的歷史上還要猛烈。
大戰在即,想想敵我雙方的實力對比。
先看滿清一方,雖為關外夷狄、野蠻殘暴,但終歸是一個整體,中樞強勢、令行禁止,更何況當今華夏之土地人口已有大半落入其手,所以它的威脅性、破壞力比起野豬皮、洪太當家時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反觀大明這邊呢?短短數年內丟失大半土地人口、退居南方一隅暫且不提,即便是到了這般田地,依舊是內鬥不止、各方勢力相互傾軋。
就拿湖廣的兵馬來說,除了他龐嶽,還有武岡劉承胤、常德馬進忠、攸縣黃朝宣以及長沙何騰蛟節制下的數鎮兵馬。雖然兵馬數額不少,卻是互不統屬,難以形成合力。並且,其他各鎮多有私心,爭權奪利都忙不過來,要讓他們為國浴血拼殺?也未免太過強人所難。
可以料想的是,他日即便隆武帝下詔調兵趕赴江西,願意上戰場並且堪用的兵馬恐怕也只有湖廣鎮一支。
甚至連這都不是最令人頭疼的,更令人頭疼的是將來湖廣鎮一旦盡遣主力上了戰場,又如何保證某些宵小之輩不在後方裹亂?
沉重的擔子壓在肩頭,千百種瑣碎在心頭環繞。龐嶽看著窗外沉思許久,不知不覺間發出一聲輕嘆:“難!”
“哈哈哈,當此春色南園、群芳鬥豔的大好時節,大帥又為何輕言難字?”
背後笑聲傳來,龐嶽轉身一看,卻是田世尊和陳英已經到了。那發出爽朗笑聲的不是陳英又是誰?
“秀盛(陳英字)一向洞察先機,不如今日就說說我這難在何處,如何?”龐嶽一邊招呼兩人入座一邊笑道。
“若某沒有猜錯,大帥之憂,既在江西,又不在江西。”
“秀盛不妨明言。”
“哈哈,某閒人一個,就先不誤了大帥的正事。大帥不如先與子敬詳談,若那時憂還在,某再與大帥分說不遲。”陳英搖了搖手中的摺扇,並不急著言語,卻先打著哈哈。
田世尊、陳英,是為目前龐嶽帳下兩大謀主,但二人的分工又有不同。田世尊擅長內政治理,一直在實際主持湖廣都指揮使司的各項事務,如兵員的徵召、糧草的召集、各衛所的屯墾以及製造總局的鎧甲兵器生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