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部分(2 / 4)

戲?”

“對。不過這可不是那種酸倒牙、聽不懂的老戲,而是那種講白話的新戲,叫什麼……”劉一刀撓了撓腦袋,終於想了起來,“哦,對了,叫話劇!最近這種新戲可是火得不得了,我這是好不容易才託人弄到的票。”

話劇,是在龐嶽的抽空指導下,由湖廣都司衙門新成立的劇社開發出來的新劇種。相比於服飾和化妝誇張、以唱為主的老戲,話劇無論是在佈景還是服上都更貼近於真實,並且還放棄了咿呀的唱腔、採用了白話,因此更加通俗易懂,更加有代入感,一推出就受到了觀眾們的熱捧。

劇社的演出平時既面向湖廣鎮的官兵,也向百姓開放。百姓需要購全票入內,軍官和士兵則可以享受一定折扣。某些特殊的日子如出征前或戰後的幾天則只對軍官和士兵開放,並且一律免票入內。

最近這話劇的火爆,趙良棟也有所耳聞,好奇心的驅使下早就有意親自去看看,更何況今日這劉一刀的盛情更不好推卻,於是點頭笑道:“劉大哥的盛情,那我就卻之不恭了。另外這票錢……”

“嗐!別扯這個,能去就是給我面子!”劉一刀滿不在乎地擺了擺手。(未完待續。)

第六十六章 敗軍之將,新軍之兵(二)

劉一刀的盛情,趙良棟自然不好推卻。當天下午,把手頭的雜事都料理完畢之後,兩人便一同加入了進城的人潮當中。

平時,嶽州營的官兵們都在城外吃住、訓練,日子過得頗有些枯燥。好不容易到了休息的日子,大家都想著進城好好逛逛。

為防止城內過於擁擠,總參謀司特意將城外各營的休息日期都錯開了的,並且規定各營每次進城的人數不能超過一定比例。饒是如此,一到休息日,從城外軍營趕赴城內的大軍依然是浩浩蕩蕩、蔚為壯觀。

面對這種壯觀、繁榮的景象,最開心的當然要屬城內的大小商戶們。

人越多,也就意味著市場越大。並且這多出來的許多人還不是一般的百姓,而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的官兵。這樣一來,周邊地區的安全性也有了極大保障。試問亂世當中什麼最可貴?不就是一個安穩嗎?於是乎,北邊逃難來的百姓多把辰州當做首選目的地。甚至連常德、長沙等地的不少士紳富商也選擇到辰州建房居住,因為在這兒他們不用再擔心貪官兵痞們的騷擾,也不用擔心被無秩序的流民劫掠。

人越聚越多,民間的商貿也勢必會越來越繁榮。如今的辰州,已然形成了一個良性迴圈。

劉一刀和趙良棟夾在進城的人潮中一路西行,不到半個時辰,城牆便已在望。

到了城外,他們首先面對的是“軍市”。

所謂“軍市”,就是一些頭腦活泛的商戶們為了第一時間搶到進城的軍人客源,在城牆外搭建的臨時商鋪。最開始只是一兩家,後來越聚越多,竟然也成了一條條“街”。每到休息日,這“軍市”的熱鬧程度比起城中也絲毫不差。

由於“軍市”為官兵們提供了便利,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為城內分流、減輕壓力的作用,所以都司衙門對此並不反對,只是要求商戶們不能佔道經營,不能修建永久性建築物,戰前在接到都司衙門通知的時候也必須立即撤走。

一進入軍市,抬頭所見的幾乎全是身穿軍服的湖廣鎮官兵。熙熙攘攘,人聲鼎沸。

雖然不是第一次來這兒,但趙良棟心中依舊頗有感慨。

之前隨軍南征北戰,他的眼界自是不窄,但捫心自問,已經有很久沒有看到過這等祥和的太平景象。先不說別的,其他各地百姓見了官軍幾乎都像老鼠見了貓一樣避之不及,哪裡會像這裡的小商販一樣,還熱情地上前來拉客?

軍市熱鬧非凡,但劇院並不在這兒,而是在城內。趙良棟和劉一刀不知擺脫了多少商販的糾纏才磕磕絆絆地進了城。

“老趙,你說今天的戲都會演些什麼?這票上居然也不寫。”劉一刀整了整被商販們拉得皺巴巴的軍服,說道。

趙良棟想了想,說:“這個我也說不好。不過,既然劇院這回弄得這麼神秘,肯定是一些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新鮮東西。應該不會讓我們失望而歸就是了。”

劉一刀覺得有理,放下了心來。

劇院是新修的,雖然目前還比較簡陋,但面積卻是不小,有上下兩層,可以容納兩三千人。

身為本地人的劉一刀人緣很是不錯,一進入劇院,許多熟人紛紛與他打著招呼。

“老劉,穿上這身官衣倒是挺精神啊!”

“我說老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