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小兵,這種落差不可謂不大,但趙良棟自知能夠撿一條命已經實屬萬幸,所以也顧不得多想其他。而加入湖廣鎮、加入嶽州營之後,所感受到的新氣象則是實實在在地令他耳目一新。
嶽州營雖不是湖廣鎮的老牌主力營,但編制、章程等卻並無多少不同之處,趙良棟在這兒一樣能切身地感受到湖廣鎮的那種勃勃生機與前所未有的新氣象。
在湖廣鎮,營伍編制、訓練方法等方面的先進已不用多說。軍官和士兵的生活也極有保障。
無論官兵,只要身為湖廣鎮的一員,都能在軍籍所在的衛所分到土地。就拿趙良棟自己來說,目前他的軍籍在新組建的嶽州衛指揮使司,在那裡分到了三十畝土地。
但他現在是戰兵營的戰兵,自然不能像普通軍戶一樣親自去耕種。像這種情況就有兩種選擇,如果有家人的可以交由家人去耕種,如果沒有家人就可以把土地託付給衛指揮使司新成立的“戰兵農耕合作社”,每月按照土地面積領取收益即可。等將來退出現役,返回了軍籍所在的衛所時再把土地拿回來。
這個“戰兵農耕合作社”不僅針對那些沒有家人的戰兵營軍官和士兵,也為那些家中勞動力不夠的軍官和士兵家庭提供幫扶,可以大幅度地解決身處前線的戰兵營軍人們的後顧之憂。
趙良棟雖是新近加入湖廣鎮,還並沒有從這套制度中切實地收穫多少利益,但他識文斷字、見識自是不差,在親身感受一番之後不得不為這套制度的制定者拍案叫絕。
營兵、衛所制原本是明軍中兩套不同的體系,二者之間並無多少聯絡,並且營兵制大行其的時候,衛所制已經趨於消亡。
而如今在湖廣,這兩套原本沒有多少干係的體系已經被巧妙地整合為一體。原本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