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一個月。身為兵部尚書的朱大典因患病一直在家休養,幾次內閣會議都未曾參加,但此時在接到隆武帝的口諭之後還是很快進了宮。
由於朱大典身體狀況不佳,此次會談並未持續多久,不過這位三朝元老還是清楚地表達了自己的意見:其一,王光泰、鄭四維均為沙場宿將,桀驁不馴,龐嶽可以憑藉在軍中的威望以及在歷次戰役中展現出的武力將之馴服,而堵胤錫則未必有這個能力。到時候有名義的人卻無節制的能力。而有能力的人則又無節制的名義,只會令局面更為尷尬。其二,若是將新收復的嶽州府完全交由堵胤錫管轄,則何騰蛟必來相爭。堵胤錫不乏膽識。勇於御外卻不善內鬥。到那時嶽州必將再度成為各方勢力爭奪的焦點,於大局有百害而無一利。而龐嶽為人則善於變通,行事果斷。能有效掌控住局面。不如就由堵胤錫掌管政務,龐嶽執掌防務。一文一武,穩住嶽州局面當是不難。
送走了朱大典。隆武帝又反覆斟酌至半夜,終於有了定計。
…………
嶽州
自從那日王光泰與鄭四維先後表態投靠之後,龐嶽絲毫沒有食言,不僅撥足了甲冑兵器過去,還嚴格按照承諾給兩人補充了兵員,使兩部都達到了五千人。雖然補充進去的兵員都都來自俘虜,但王光泰與鄭四維依然很是滿足,這些久經沙場的俘虜兵或許入不了湖廣鎮各將的法眼,而在他們二人看來卻是難得的一筆財富。
幾千俘虜調撥過去之後,有教導營的人員負責將之與鄭、王二人原來的部曲混編,新的編制、職位設定參照湖廣鎮各營。由於新補充的兵員裡,中下級軍官嚴重缺額,龐嶽又從各營抽調了一批軍官前去代理。等回到辰州,在教導營受訓的那一批前廣東清軍官佐也差不多能夠使用了,到時候再派過來便是。
隨著對鄭、王二部整編的開展,龐嶽也開啟了一條新思路,即俘虜的使用問題。
在以後與清軍的作戰中,肯定還會不斷抓獲俘虜。不分青紅皂白全部殺掉當然是不行的,那樣只會逼著每一部清軍在面對湖廣鎮時都血戰到底。全部補充進各大主力營顯然也不大合適,相對於白紙一般的新兵而言,俘虜兵的作戰經驗雖然要豐富一些,但畢竟沾染了許多不良習氣,短時間內難以適應湖廣鎮嚴格的軍規軍紀,反而會影響整體戰鬥力。
就目前來看,最為有效的方法應當是先將其單獨編成營伍,嚴格整訓後作為遊兵營使用,協助各大主力營作戰。等經過一段時間的考驗以後,再從中選拔表現優異、立場可靠者補充進主力營。就如同後世的主力部隊與二線部隊的劃分。而要徹底付諸實施,則勢必又會牽涉到進一步的軍隊體制改革。這項改革也是龐嶽早就在謀劃的,時不我待,他決定等回到辰州便開始著手實行。
當整編開始的時候,王光泰與鄭四維終於反應了過來,龐嶽雖給他們補充了兵員,卻也斬斷了他們擁兵自重、發展私兵的途徑。若是不出意外,在不久的將來,他們的本部人馬恐怕會被徹底納入湖廣鎮的體系當中。他們兩人也將徹底成為龐嶽的部將。而不是可以討價還價的合作者。
儘管有些後悔,可王、鄭兩人也已是無可奈何。上船容易下船難,龐嶽的好處可不是那麼好拿的。再者。龐嶽似乎也並未失信,當初准許他們繼續領兵,承諾不拆散他們的本部人馬,卻沒說不幫他們進行擴編、整訓。是他們自己表態要投靠的,又能怨得了誰呢?
啞巴吃黃連,王光泰和鄭四維切身體會到了有苦說不出的感覺,不過看著石有亮、盧啟武等主力營將領平日裡意氣風發的樣子,兩人的心又稍安了些。龐嶽既然能做到令麾下各將都滿意,想必也定有獨到之處。事到如今。他們倆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
眼看著離除夕只有不到十天的時間了,需要辦的幾件事也都已辦好,龐嶽終於下達了返回辰州的命令。
李過等忠貞營各將也要返回九溪衛,對老營做一些安排,以及籌備北上進駐荊州的事宜。臨行前,李過代表忠貞營再度向龐嶽表示了感謝。
大軍撤走之後,嶽州肯定也得留下兵馬駐守,好不容易收復的地盤,可不能讓他人坐享其成。考慮到石有亮、盧啟武等有家室之人要趕著回去和家人一同過年。留守的重任便自然而然地落在了老光棍崔守成的身上。龐嶽給陷陣營留下了足夠的糧草,準備等過完了年再派虎賁營前來換防。
當一切準備妥當,全軍拔營,開始西返。
嶽州府城就在洞庭湖邊上。水路很是發達,當初北征時徵集的船隻都還在,用起來也相當方便。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