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3 / 4)

府錢祿,見過朱大人!”

“二位不必多禮!”朱大典笑呵呵地將他二人扶起,又朝龐嶽招呼道:“慕遠,沒想到我們這麼快又見面了!”

龐嶽也笑道:“是啊,時光流逝如同白駒過隙,可朱老大人卻是風采依舊啊!”

這句話聽得朱大典很是受用:“哈哈哈,慕遠執掌贛州鎮不過寥寥數月,何以學得如此圓滑了?老夫已然踏入暮年,又何來風采一說?”

“下官仰慕朱大人已久,大人之前的威名,下官如雷貫耳。”錢祿也湊上來討好著道:“今日有幸親眼目睹大人的神采,方知此前所聞並非虛言!”

“錢大人言重了!”朱大典笑道,“你問我同朝為官,食君之祿分君之憂而已。老夫不過是仗著入仕較早積攢下一些虛名,當不得如此謬讚!”

朱大典此言一出,立刻又換來了錢祿的一大堆恭維之語。雖然龐嶽對錢祿的印象還可以,但聽到這些客套話之後依然忍不住起了一身雞皮疙瘩。看來,不管是誰,只要身處官場,久而久之都會不自覺地沾染上這些俗套。不過,幸好再怎麼講究的場面也有結束的時候,好一番客套之後,朱大典終於在龐嶽、錢祿以及一大幫武將、官員的簇擁下進了城。

晚上,贛州總兵衙門,龐嶽書房

朱大典正坐在龐嶽常用的書桌後面,由於剛才在接風宴上喝了幾杯,臉上微微泛著紅光。

“慕遠,那可是你寫的?”朱大典指著牆上的的一幅字朝坐在書桌側前方的龐嶽問道。

龐嶽順著朱大典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見那副字正是自己一個多月之前寫的悼念江陰百姓的對聯:“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這幅字的字型雖然沒多少美感,但卻幾乎字字力透紙背,筆畫間透著一股難以掩飾的悲憤之情。

“沒錯,字是卑職所寫,但此聯卻並非卑職所作,而是卑職從一個士子口中聽來。”龐嶽點頭道。

“好一個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好一個留大明大明三百里江山!可謂將江陰百姓的忠義刻畫得淋漓盡致!”朱大典發出了一聲源自內心的感慨,但語氣中又不免帶上了一絲悲涼和傷痛:“要是我大明軍民皆能效法之,又何懼東虜賊寇?大好江山又何至於淪落至此?唉!老夫從這幅字上就看得出來,慕遠對江陰失陷一事是滿含著憤懣之情的。老夫又何嘗不是如此?東虜殄滅人性、喪盡天良,對我大明子民荼毒至此!老夫身為兵部尚書,也為自己不能護得百姓周全而深感羞愧!”…;

“朱大人不必太過自責,此等慘劇的發生,我等武將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不過,正所謂惡有惡報,此番血債,他日定要那建奴連本帶利償還!”龐嶽安慰道,眼神中透著不容置疑的決然。

“慕遠言之有理,此等不共戴天之仇,我等大明臣子又豈能忘懷?只可惜,如今我朝勢力孤危,外有東虜虎視眈眈、步步緊逼,內有魯王自立監國與朝廷抗衡。如此危局之下,朝廷實在難以在短時間內興兵北伐、報仇雪恨,只好將這些血債暫且記下。”朱大典嘆了口氣之後微微頜首道,“不過,我大明的眾多忠臣良將也無時無刻不在想著為朝廷分憂,比如說慕遠你,老夫在前來贛州的路上就已經從附近計程車紳那裡得知,你上任後不久便興兵一舉蕩平了為害贛南多年的一夥賊寇,為朝廷解除了一個心腹大患,在百姓士紳當中的影響也頗為深遠。你能有如此作為,也不枉老夫之前對你的信任啊!”

龐嶽謙虛道:“此等小事,實乃卑職的本份,當不得朱大人如此褒獎。”

“慕遠不必過謙,老夫早就說過,只要有你們這樣的忠臣良將在,大明就必有復興的那一天。”說到這裡,朱大典似乎又想了什麼好訊息,臉上也浮起了一絲笑容:“最近,湖廣也有喜訊傳來。經過湖廣總督何騰蛟、巡撫堵胤錫的招撫,轉戰至湖廣荊州一帶的闖軍餘部已經在高一功、李過的率領下歸順了朝廷。歷經十餘年的李闖之亂終於結束,威宗皇帝(崇禎)的在天之靈也可以瞑目了。”

聽到朱大典這麼一說,龐嶽立刻想起了接下來的歷史走向。大順軍餘部被改編成忠貞營之後,親赴湖北招撫湖廣巡撫堵胤錫決定趁湖北清軍兵力空虛之際發起恢復湖北的戰役。當時,堵胤錫給長沙的湖廣總督何騰蛟去信,建議由自己督率忠貞營先行攻下荊州,然後何騰蛟再統兵由湖南嶽州北上,屆時兩軍會師武昌城下,攻克這一軍事重鎮,從而收復整個湖北。可以說,堵胤錫的戰略眼光相當獨到,所提出的這一戰略構想也是切實可行的。此時清廷在湖北的軍事力量相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