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諸位閣臣仔細地商議一番,之後方可付諸實施。不過,眼下朕想請朱愛卿出去走一趟,不知道朱愛卿意下如何?”
朱大典似乎猜到了什麼,略微一怔之後忙道:“陛下若有差遣,可儘管吩咐,老臣又豈有不從之理?”
“朕想讓朱愛卿去一趟贛州,慰勞一下贛州鎮將士,並順便替朕好好地看看,龐嶽在贛州的作為究竟如何,究竟有沒有辜負朕對他的信任。”隆武帝說道。
朱大典在略微感嘆了自己的預料之準確後作揖道:“老臣遵旨,多謝陛下的信任!”
這時候,朱大典已經明白,隆武帝這是派他去打前站,為離開福建做準備了。並且,隆武帝也在對龐嶽進行著觀察。若龐嶽真是個有能力又有作為的統兵大將,隆武帝對移駕贛州一事自然是完全放心的,如若不然,那恐怕隆武帝恐怕還得好好地斟酌斟酌。
慕遠,你可不要辜負了老夫對你寄予的厚望和陛下對你的信任啊!朱大典暗自思忖道。
十天後,兵部派快馬送出的通報抵達了贛州,兵部尚書朱大典將代天子前來犒師的訊息迅速傳遍了整個贛州鎮的高層。
對這一訊息,龐嶽自然是相當重視的。知道歷史走向的他,已經猜到這極有可能是隆武帝即將離開福建的訊號,所以才先派朱大典前來考察一番,為日後的移駕做準備。在這樣一種情況下,龐嶽當然不希望自己和贛州鎮的全體將士在朱大典乃至隆武帝的心目中留下什麼不好的印象。
不光是龐嶽對此很重視,贛州鎮的其他將領如石有亮、盧啟武等人,心中更是交織著緊張和期待,兵部尚書代天子犒師,這種榮耀可不是誰都能輕易碰上的。就連那贛州知府錢祿也頗有些期待,很想見見這個早在萬曆年間便出仕為官的風雲人物,並希望能借這個機會好好地表現一番,以便在新天子那裡留個好印象。
不過,還是有少數人對此感到有些心慌,肥頭大耳的贛州衛指揮使黃文遠便是其中之一。黃文遠最清楚自己的底細了,雖然沒有夠得上砍頭的大罪,但只要這次朱大典到了贛州之後一時興起,查一查衛所的情況和各種賬目,那自己被撤職甚至下大獄都不會是什麼難事。要知道,這次來的可是一向以狠辣果斷著稱的現任兵部尚書朱大典啊!情急之下,黃文遠只好趁著向龐嶽彙報的機會含蓄地發出了求助的訊號。…;
黃文遠手腳不乾淨的事實,龐嶽又豈能不知道,來到贛州之後不久他就已經瞭解得差不多了,只是見黃文遠為自己辦事倒還算勤勉,基本上屬於隨叫隨到,他也就沒再計較那些事,畢竟水至清則無魚在,不能要求每個人都在生活作風上向海瑞看齊。如今,見黃文遠可憐巴巴地站在自己面前旁敲側擊地向自己求助,龐嶽更是感到有些好笑,他本來就沒準備為難這個聽話的胖子,再說還有一大攤子事等著他去忙呢,他哪來的時間計較這些?不過,龐嶽還是耐心地用同樣含蓄的語句告訴了黃文遠:只要他以後繼續好好辦事,凡事不要做得太出格了,那自己就可以保證他平安無恙。聽完龐嶽的話,黃文遠這才鬆了一口氣,向龐嶽告辭之後便放心地去準備迎接朱大典的各項事宜去了。
雖然龐嶽對朱大典即將到訪一事比較重視,不過倒也沒有忘了正事,在他的交代下,除了必要準備必要的迎接事宜之外,贛州鎮的工作重心仍然和之前一樣,放在練兵和提升裝備上,至於暫停戰術訓練只進行隊形操演、以便留個好印象之類的花架子建議更是被他一口回絕。他很清楚,在朱大典乃至隆武帝裡留個好印象固然重要,但提升贛州鎮的實力更是刻不容緩,明年處的贛南保衛戰要是不能打好,印象再好也沒用。更何況,他也知道,朱大典也並不是什麼迂腐之人,不見得會看重這些表面文章。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朱大典抵達贛州的日子也越來越近。
第二十七章 朱大典到來
十月二十二日傍晚,朱大典以及隨行的一干兵部官員乘坐自雩都換乘的船隻抵達了贛州城東碼頭。龐嶽、錢祿、贛州鎮的一眾將官和贛州府的部分官員還有一些城中士紳的代表早已經等候在此。
船隻靠岸之後,首先上岸的是一隊負責保護朱大典安全的的兵丁和幾個隨行的低階官員。緊接著,一個頭戴烏紗帽、身穿大紅色二品文官補服、鬚髮花白卻精神矍鑠的老者邁著穩健的步子緩緩地登上了岸,這正是此次前來贛州犒師的兵部尚書朱大典。
朱大典剛一上岸,龐嶽和錢祿便已聯袂而至,來到他的跟前深深一揖。
“卑職贛州總兵龐嶽,見過朱大人!”
“下官贛州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