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3 / 4)

,你二人的觀點似乎有點不謀而合啊!那如今,朕就想知道你們為何會有此種想法。龐愛卿,你先說吧。”

對於如何回答這個問題,龐嶽早就在腦海中演練過無數遍了,因此幾乎是不假思索地答道:“啟稟陛下,如今建奴主力已經陸續返回北方休整,其在南方的兵力已經不足以繼續南下。此種情形便帶給了大明一個機遇,一個積攢實力、擴大朝廷聲威的絕好時機。大明若要實現中興,就不能僅僅侷限於閩省一地,而是應該把眼光投到湖廣、兩廣、雲貴、江西甚至南直隸等廣大區域。因此,微臣竊以為,陛下應該趁此良機派遣兵將前往以上各地,聯絡各路抗清義士,收拾民心,把這些廣袤區域徹底劃入朝廷的掌控之中。唯有如此,朝廷才能獲得充盈的兵源和錢糧來源,驅除建奴、光復河山方能不成為一句空談。即便朝廷力量一時有限,那至少也應該派遣精幹力量搶佔幾處戰略要地,以免在建奴再次南下時手足無措。微臣不才,願領兵出閩省,為陛下鎮守一地,防備建奴!”

聽完龐嶽的話,隆武帝不由得點了點頭。龐嶽說得沒錯,自六月十四日潞王朱常淓投降,清軍兵不血刃攻佔杭州之後,多爾袞認為大局已定,便下令英親王阿濟格、豫親王多鐸著手準備北撤休整事宜。就在不久前,英親王阿濟格已經帶著近半主力返回北方,豫親王多鐸也已將其餘的八旗主力集中到南京一帶,就等多爾袞派來接替的內院大學士洪承疇、多羅貝勒勒克德渾一到便率軍北撤。現在江浙一帶的清軍,多為最近歸附的明朝降軍,戰鬥力有限,一時也不會大舉南下。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年初,新成立的隆武朝應該不會有什麼危險,但若想趁這段時期發展實力,那就勢必要採取些積極措施以搶佔先機。

“那王愛卿,你又是如何想的?”朱聿鍵又面帶微笑地看向了王東日。

“啟稟陛下,龐總兵所言甚是,如今各地百廢待興,正是我朝大展身手之時。微臣不才,也願率軍前往鎮守一處,為陛下分憂。”最近連升數級的王東日似乎還沒有完全適應自己的新身份,如今在皇帝面前更加顯得有些侷促,因此聽到朱聿鍵這麼一問,他也說不出更多的話。

聽完二人的表態,朱聿鍵沉吟了一會兒,開口道:“嗯,你二人的想法,朕都知道了。你們心憂國事,其心可嘉。但此事重大,朕會盡快和內閣幾位大人商議一下,一有結果便會告知你們。”…;

“謝陛下!”龐嶽、王東日同時答道。

接下來,朱聿鍵又仔細詢問了龐嶽和王東日關於軍中的情況,募兵募得如何,糧餉是否充足等等,兩人一一作答。當得知他們手中的糧草不夠時,朱聿鍵又保證一定督促戶部儘快撥付,讓兩人大受感動。

不過,眼下正值新朝初立,有一大攤子事在等著朱聿鍵這個新君去處理。因此,沒過多久,便有太監前來稟告,內閣幾位大臣在宮外求見。看到這種情形,龐嶽和王東日再次叩謝過後便告退了。

*********

出得行宮,龐嶽和王東日便跨上坐騎直接出城回牛頭山大營。

此時已經是日頭偏西時分,落日的餘暉鋪灑下來,給城外的田野、丘陵、道路披上了一層耀眼的金色,顯得別有韻味。但馬上的龐嶽卻是面色昏暗,根本沒有心思欣賞眼前的美景。此刻的他,內心在痛苦地掙扎著。

雖然還沒有訊息傳過來,但作為一名穿越人士,龐嶽知道,這時的江陰城恐怕早已經被清軍重重包圍。誓死不肯剃髮投降的全城軍民在閻應元、陳明遇的組織下據城而守,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著內心的不屈。七月一日,清軍將以漢奸劉良佐部為先導,開始全面攻城。雖然江陰全體軍民大義凜然、一致對外,但以一城之力對抗數萬如狼似虎的建奴和漢奸軍,實在是有些勢單力薄。如果歷史的發展不出意外,江陰會在八月二十一日告破,全城軍民幾乎全部遇難,最後僅剩“大小五十三人”。在這一時期與江陰有著相同遭遇的還有嘉定城,為了維護漢家衣冠漢家發,全城軍民亦據城抵抗,最後遭遇了同樣的悲慘結局。

面對這樣的悲劇,面對那些孤軍奮戰的英雄們,我能做些什麼?龐嶽無數次在內心拷問著自己。但冷靜地思考過後,他卻痛苦地發現,自己什麼也做不了。說實話,龐嶽很想立馬趕到江陰,見到自己前世無比崇拜的那位民族英兄應元,跟他並肩作戰,親耳聽他對漢奸劉良佐大聲喝出“有降將軍,無降典史!”,親眼見他率全城義民用自己的壯舉抒發出“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的豪情。但殘酷的現實卻告訴了龐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