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2 / 4)

了主意,默默地向自己的住處走去。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原創!

第二章 唐王登基

1645年閏六月二十七日,這個看似普通的日子終將寫入南明歷史。

在這一天,監國二十日的唐王朱聿鍵率文武百官在福州南郊設壇祭拜天地祖宗之後,又宣召於大明門外,正式宣佈即皇帝之位,臣民跪聽者達數千人。

詔曰:“天地原本下民以立君,聖人必謹華夷而出治。恭惟我太祖高皇帝混一區夏,皇子有二十四,分王歲在洪武辛未。朕始祖唐定王開國南陽,積德累仁,至朕十世。

朕以艱難險阻,痛遇陷覆兩京。兵部左侍郎朱大典等,忠貫日月,奉朕監國南來,憂勤攝政。廿日於此,勤王之師漸集,向義之心漸起,匡復之謀漸有次第……乃朕自顧闕然,未有鉅績以仰對上帝祖宗;重念臨安不振,尊攘無期,祀懸民恐,三月無君,何敢堅執小節而誤天下,於是黽勉俞允,以副群望,實朕心之不得已也。謹於弘光元年閏六月二十七日卯時,祭告天地祖宗,即皇帝位於福州府行在南郊。即於是日,建立行在太廟,社稷暨唐國宗廟,立妃曾氏為皇后,大赦天下……

朕今即位之日,即是身許祖廟之年。從今以後,有一時一刻負祖宗之業、忘先帝之仇,天下臣民得執大義以誅朕矣。朕登基後,若有一人一事負孝陵、忘大仇者,朕亦正公義而誅之矣。

確議恢復之大業,惟在調和兵民。治兵足食以無驕,務民安生而不苟。朝絕宵小之臣,外鮮貪殘之吏,從斯大振,力圖維新。凡舊日權奸所為苟且害民之政,一概蠲除,與民更始。語出至誠,天下所共見也。

朕稽載籍,光武瓚祚於乙酉六月,即以是年為建武;昭烈繼統於辛丑四月,復號光武於茲年。蓋凜社稷於極危,必不可循踰年改元之例。古今相揆,道符不遠。其以弘光元年七月初一為隆武元年。

……

於戱!愛臣民而報祖宗,執舊章以呈天下。良知徹於宇宙,終有不昧之衣冠;正氣滿於乾坤,行將大掃乎犬豕。誓復此夏禹提封,不愧為洪武子孫。凡我同心,速來助朕。崇報功臣,朕言如日。佈告天下,鹹使聞之。”

之後,朱聿鍵乘鑾駕由南安伯府移駕臨時行宮、原福建布政使司衙門。文武百官按品級依次進入行宮,於正殿之上朝賀新君朱聿鍵,山呼萬歲。

此時,身穿袞服、頭戴冕冠,坐在龍椅之上的朱聿鍵,看著玉階之下朝自己叩拜的文武百官,心中激動萬分。多少年了!雖然艱難險阻、風雨坎坷,但自己最終還是挺了過來,並榮登九五之尊!此後,自己可以一展胸中抱負,不必再擔心被誤解、受冤屈!自己可以憑藉手中的力量去挽救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因為,從此以後自己就是大明的皇帝!

接受了百官的朝賀之後,朱聿鍵又宣佈了對有功之臣的封賞以及各部官員的任命。封鄭芝龍為平虜侯,鄭鴻逵為定虜侯,鄭芝豹為澄濟伯,鄭彩為永勝伯,龐嶽為定武伯、晉總兵銜,王東日為嘉毅伯、晉總兵銜……

各部官員及各省督撫任命如下:內閣首輔、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黃道周;內閣次輔、文淵閣大學士傅冠;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朱大典;戶部尚書、東閣大學士何楷;工部尚書、東閣大學士鄭瑄;刑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周應期,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王錫袞,左都御史、文淵閣大學士路振飛;右都御史、湖北巡撫堵胤錫;僉都御史、偏沅巡撫傅上瑞;湖廣總督、東閣大學士何騰蛟;兩廣總督丁魁楚;太常寺卿曹學佺……其中入閣人數達二十多人,為明朝歷屆內閣之最。…;

此外,朱聿鍵又封其胞弟朱聿奧(金字旁)為唐王,封已故桂王朱常瀛長子朱由楥為桂王,命居梧州,又派遣官員前往慰問惠王、魯王、益王、靖江王等藩王。

*********

二十九日下午,福州行宮一偏殿

“臣龐嶽,叩見陛下!”

“臣王東日,叩見陛下!”

身著簇新武官補服的龐嶽和王東日恭恭敬敬地跪下向面前的隆武皇帝朱聿鍵行叩首禮。

“龐愛卿、王愛卿請起。”朱聿鍵臉上掛著微笑,“你們和朕也算得上是老相識了,不必如此拘束,坐吧。”

“謝陛下!”待朱聿鍵坐下之後,龐嶽、王東日也小心翼翼地坐了下來。

朱聿鍵也不兜圈子,而是直截了當地步入了正題:“你們的奏摺朕都看了。在奏摺上,你們都提出離開福建前往他處鎮守。呵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