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3 / 4)

鎮先前取得的一些列戰績使得他們對清軍的畏懼心理已經逐漸被“韃子不過如此”之類的想法所取代,因此士氣還算旺盛,可堪一戰。

會合了正白旗和鑲藍旗的兵馬之後,多鐸便沒有絲毫耽擱,全軍吃過午飯又歇息了一個時辰之後,正式拔營北返。

見清軍離開,朱大典也下令明軍各部拔營啟程,跟在清軍之後數里之外緊追不捨。

面對著步步緊逼的明軍,多鐸也沒有絲毫戀戰的念頭,僅派出幾支小股人馬前去騷擾遲滯明軍步伐。但明軍卻幾乎不受任何影響,驅散前來騷擾的清軍騎兵,繼續向前推進。

就這樣,分屬不同陣營的兩支軍隊共十餘萬人開始一前一後地朝著長沙方向進發,官道上捲起的漫長煙塵宛如一條黃色長龍,朝著北方蜿蜒而去。

第九十二章 無可奈何花落去

ps: (感謝“飛翔的楊胖胖”書友的打賞!)

三月十六日中午,湘陰縣城

伴隨著一陣激烈的鉦音,集中在東、南門方向的攻城部隊如潮水般退了下來,撤往了城東的營地中。只見營地之中清一色的火紅色旗幟,是明軍無疑。營地西面的一處高臺上,一杆“袁”字大旗高高豎起,在綿延的旗海中顯得格外醒目。

高臺之上,原大順軍綿侯、右營制將軍、現明軍忠貞營主要將領之一袁宗第正面無表情地看著前方退下來的己方大軍和遠處的衡山縣城。當聽到城頭上的清軍發出一陣充滿著絕境逢生般慶幸的歡呼時,他的嘴角不由得抖出了一絲滿是嘲諷的冷笑,在心中感嘆道:這幫韃虜,也有今天!

袁宗第早在七天前便已將率軍抵達了湘陰城下,但卻並沒有馬上攻城,抵達的當天只是搗毀了城西的碼頭並將所有船隻全部付之一炬,直到今日為止也不過只發起了寥寥五次大規模的進攻而已。對城中清軍派去南邊求救的信使,他也只是象徵性地攔截了一下,最終還是讓他們“衝破重圍”南去。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袁宗第知道,此次攻打湘陰縣城的最終目的並不是拿下該城,而是吸引多鐸的主力回援,關於這一點,堵胤錫也曾經有過交代。另一方面,他也有著和高一功類似的想法,不想把自己的家底部隊拼個精光,以至於到時候沒有立足之地。

之前的幾次包括這一次的進攻行動中,雖然袁宗第沒有投入全部兵力,但進展還是頗為順利。

湘陰城的城牆不過兩丈多高,攻打起來並不是很難。城中的清軍不到四千,周圍無援兵可派這一事實已經令他們人心惶惶。並且所擁有的守城器械也比較匱乏,不要說火炮、就連滾木礌石也不是很充足,城外的明軍只進攻了三次,城中的清兵便開始拆房子拿房梁當滾木。袁宗第也不知道,清軍對這樣一個重要的糧草轉運點為何會防備如此單薄,大概是他們依舊很久沒有被明軍主動進攻過了吧?不管怎麼說,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城中對明軍所能起到的抵抗作用自然是大打折扣。

而袁宗第身為當年闖營中攻防兼備的一員大將,無論野戰還是攻城都是其強項,被他帶到湘陰城下的這一萬二千餘人馬也算得上是他麾下的精華力量。雖然打起滿洲八旗兵們也有些吃緊,但對付這人心惶惶的不到四千綠營和少數八旗兵來還是沒問題的。因此,在每一次進攻中,袁部明軍都只用了不多的時間便攻上了城頭與守城的清軍展開了短兵相接。但袁宗第還不打算過早地攻下此城,眼下南邊還沒有訊息傳來。如果過早地攻下了湘陰,引得多鐸破釜沉舟、決一死戰反而不是什麼好事。反正對袁宗第而言。如果傾盡全力。攻下這座小城也不過半天的工夫,也不在這一時半會兒。

“侯爺,可惜了啊!”這時候,袁宗第麾下的大將張能走過來充滿遺憾地說道,“這一次要是再打半個時辰,不。連半個時辰可能都不要,東門便能被我軍徹底拿下。城中就那麼點大的地方,韃子又才那麼些人,我軍從東門攻入之後。要不了多久便能徹底攻下這湘陰城。聽說城裡邊還屯了不少糧草,這可是咱們最缺的東西啊!”

袁宗第笑了笑:“不要著急,裡面的那些糧草遲早都是我們的!城中的韃子已成驚弓之鳥,打下來還不是輕而易舉?關鍵是咱們得踩著這隻狼崽子,又不能把它踩死,多鐸那條老狼才會趕來救援!”

聽到這話,張能和其餘幾位將領也不由得笑了起來。

隨後,袁宗第和身邊的幾位將領繼續商量了幾句,便有親兵來報:“啟稟將軍,堵撫臺派來的信使到了。”

“帶他過來!”

不一會兒,信使走了過來,行過禮之後遞上了一封火漆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