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2 / 4)

邏輯思維,右腦主形象思維。您在《十度綱要》之《專題輔導·智慧度真心自在》中講“真心”時提到:“人體中

基本類似於宇宙真如佛性之體狀態,以大腦為中心的物質稱為真心,由真心塵組成。有人把真心叫思想,這僅僅是

真心的功用;有人把真心叫大腦,這僅僅是肉眼看到的解剖狀態,是真心的載體。”您在《對古今中外哲學思想的

學術探討》之《哲學的天空》、《思維哲學拾趣》中,也曾多次提到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

您能不能再通俗易懂地講一講:從民族文化的角度如何看待左、右腦的平行存在及分工?大腦是真心

的載體,那麼修養的提高對作為真心載體的大腦有什麼影響?菩薩是以“假我”為用,那麼這個“假我”的大腦是

怎樣的狀態?能不能從體性用的角度來講一下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區別?謝謝老師。

以下供參考。

1、關於大腦,我的建議首先是應該健康。而健康的大腦不僅表現在生理上的健康,也表現在心理上的

健康。所以,陶冶我們的性格、鍛鍊我們的為人處事,都是在不斷提高我們的心理(大腦)健康水平。

2、關於鍛鍊我們的大腦,我們應雙管齊下。例如鍛鍊我們的身心健康水平,既要在直覺上(形象思

維)就要意識到自己的習氣是什麼,之後加以改正,又要在邏輯上分析自己的習氣,之後加以改正。而改正的方法

也是二者都可以運用的:一種是不要找原因、找過程的當機立斷地改正習氣(形象思維);一種是透過分析原因,

從改變原因上著手改變習氣(邏輯思維)。

3、醫學認為人的身心是互相影響的。所以很好地修養能夠更好地營養大腦,從而避免一些心腦血管

病。例如中醫認為怒則氣上,怒太過,很可能得了腦溢血了,這種病態的大腦,又怎能很好地思維呢?

4、菩薩也是人。人的大腦基本結構、功能、狀態都是一致的,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菩薩境界的這個

大腦只是領悟到了“假我”的法理和功用。

5、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都是大腦的功用,只是前者側重於整體性、直觀性思維,後者側重區域性性、推

理性思維。

6、關於真心塵。首先真心之本體的狀態佛家認為是不生不滅的真如之體的狀態。《楞嚴經》:“從無

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同時我們又認為真心“由真心塵組成”。丁福保《佛學大辭

典》:“【大經卷在一微塵內】唐沙門慧海曰:經雲有大經卷量等三千大千界,內在微塵中。一塵者是一念心塵

也。故云一念塵中演出河沙偈,時人自不識。”這個裡面提到了“一念心塵”,是佛家心物一如的表述。當然“心

塵”也有煩惱的含義。《佛祖歷代通載》卷二十中提圓悟禪師對真心佛性描述的話:“到這裡高而無上,深而無

底,旁盡虛空際,中極鄰虛塵,淨裸裸赤灑灑,是個無底缽盂,無影杖子。”這裡的“鄰虛塵”狀態就類比於“真

心塵”狀態。

但是要注意,我們雖然說“真心塵”(鄰虛、極微)實有,但是是認為它可隨因緣的變化而變化的,

也就是說,如果大腦死亡了,“真心塵”也就沒有了,從而更進一步地達到空——真如的狀態。所以它是處於無常

變化過程中的。這和外道所認為的事物永恆實體性存在不同。這個觀點雖然在佛家一般認為是小乘觀點,但由於對

我們理解空(析空)也有一定的意義,故我們也選用了這一說法。丁福保《佛學大辭典》:“【鄰虛】……佛教之

小乘有部宗,雖立極微為實有。然以為因緣所作,業力盡,極微亦壞,故明為無常生滅。是內外道之區別也。”

2007年8月20釋出於新浪部落格 。 想看書來

187、出世與入世的融合在慈悲

187、出世與入世的融合在慈悲

《心蓮百合文化網》轉發的留言:

談到人生修養,就會涉及日常的心行。我個人體會,從初步的個人約束到習慣為自然,這個過程是依

據個人對於善法的學習和理解、自身的閱歷、優缺點、誓願等的不同而異。但是,作為社會人都應該圍繞“出世之

心、入世之行”的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