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2 / 4)

同的屬性、形象就是共相。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共相】諸法有自共二相,局於自體之相曰自相,通於他之相曰共相。” 《唯識述記•二末》:“如五蘊中,以五蘊事為自相,空無我等理為共相。”例如事物各自的形象,人各自的色受想行識,都屬於自相,而“空”、“無我”、佛性之理等則是共相。

對事物的自相與共相的執迷會產生不同的煩惱,我們稱之為“自相惑”和“共相惑”(惑,煩惱的意思)。《中華佛教百科全書》:“【自相惑•共相惑】指對自相或共相所起的惑。自相惑指迷於色聲等各法之自相的煩惱。又稱自相煩惱。共相惑是緣諸法共通之苦、空、無常、無我等共相而起的惑。略稱共惑。”大意是說,自相惑,又稱自相煩惱,指迷於事物的色、聲等自相的煩惱。而共相惑,略稱共惑,是對苦、空、無常、無我、佛性之理等共相不清楚而生起的煩惱。

《俱舍論》卷二十認為自相惑有貪、嗔、慢(傲慢)三種。《大毗婆沙論》卷五十八認為還包括另加嫉(嫉妒)、慳(吝嗇)兩種而成五種。這五種煩惱習氣都是因為迷於事物的自相而導致的。《俱舍論》卷二十認為共相惑有見(邪見)、疑、痴等煩惱,均是因為不相信、不清楚無常、佛性等共相道理而導致的。

因此,清楚自相與共相的道理,可進一步使我們從根本上清楚煩惱習氣產生的原因,這對我們去除煩惱習氣有一定的幫助。

2007年6月30日釋出於新浪部落格 。 想看書來

37、空生妙用的“變易生死”

37、空生妙用的“變易生死”

一位朋友問:凡心都從心中過,從無形、微觀上過,不要讓它產生有形的東西、言行,在此基礎上生出善心善行,這在某種意義上也是生死吧。

以下做參考。問題中提到的應該屬於某種意義上的生死,其身體稱為“變易身”。

從無(空)到妙有的過程,一般在佛家稱為“變易生死”。又據《大乘義章》所述,“變易生死”有“事識之變易”與“妄識中之變易”之別。事識中之變易生死,是指於六識(意識)中,緣照無漏所受之果報,即修持意識轉為功德的果報;妄識中之變易生死,係指於第七識(我執識)中,緣照無漏所得之果報,即克除“我執”的功德果報。由上可知,克服“凡心”的“我執”達於本性之體(空、無),透過修養意識而增加妙用功德之行,從這個意義上說,都是“變易生死”的過程。

2007年7月1日釋出於新浪部落格 電子書 分享網站

38、做秀的修心是什麼樣子?

38、做秀的修心是什麼樣子?

一位朋友在博文《更大的福智資糧》中問:“只要你真實地而不是做秀地剖析自己的內心世界”。請教斑竹,這句話中的做秀是哪個樣子呢?謝謝指點!

以下僅供參考。所謂作(做)秀,就是走入形式化或者故意做給別人看。修養自己別人不可替代,《楞嚴經》:“本知身心不可相代。”所以,修持內心世界就要求自己真實的修行,真實地領悟和改善自己的內心世界,而不是給別人看或者走形式。

現在的修行(修養)形式化已經很嚴重了,我們應該警惕。《佛光大辭典》:“【鬥諍堅固】佛陀入滅後二千五百年間,佛教之實踐修行漸次形式化,乃至於隱沒不彰。”大意是說,釋迦牟尼佛滅度後二千五百年間,佛教的修行實踐逐漸走向形式化,而不能與自己的內心世界的領悟與改善結合起來,使世人不清楚什麼是真正的佛學,甚至將那些形式化的東西誤認為佛學,導致真正的佛學逐漸隱沒而不彰顯。

除了形式化而不修心的內容屬於作秀外,修心作秀還表現其他什麼方面呢?

《心地觀經》:“若覆罪者,罪即增長,發露懺悔,罪即消除。”大意是說,如果掩蓋自己的罪惡,那麼罪惡就增長,只有真心懺悔,罪業才消除。所以,我們在修心的過程中,故意掩蓋自己的不良性格、習氣和惡的身口意行為,而不想改正,也不願意去發現和剖析這些不足,就是在作秀。

《業報差別經》:“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罪。”所以,我們要不斷反思自己的習氣與不足,懺悔自己的罪惡,使自己真正改掉不良性格習氣,不再造惡業,真正進行懺悔,真正進行自我反思和改善。只有這樣,才能解決自己的根本罪業問題。

2007年7月1日釋出於新浪部落格

39、身遠離邪行惡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