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屠刀立地成佛,你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你瞎說,都沒用的,統統都沒用,她還是不放過我。。。”
“我做了那麼多善事,唸了那麼多的經,還救了那麼多的人,都消不清我所做過的罪孽麼?我是傷了許多人命,讓許多人哭過,可我也讓許多人笑過啊,你看到過的,你看到過的啊。。。”
“你說功過不能抵消,功是功,過是過,那麼,我行善積德還有什麼用,早晚是被人索了命去,早晚是下地獄,索性這個壞人當到底算了,也省得別人指著鼻子罵我,咬著牙要把我生吞活剝了。。。”
“小尼姑,小尼姑,靜月,靜月。。。”
害怕與失望,不斷在趙謙的腦中交替,趙謙緊緊的抱著靜月,淚水滾滾而下,狂亂之中他失去了分寸,抱的緊的,都快將靜月的腰都勒斷了。
望著已經失去理智的趙謙,靜月靜靜的伸出手,用溫柔和安靜,包容了趙謙的激動和不安。
輕拍著趙謙的後背,靜月柔聲道:“不要急,不要害怕,有我在呢,沒人能帶走你的命,你不信我麼?”
趙謙似乎是相信了靜月的話,激動的情緒略有平息,望著這個世界上全心全意對自己好的人,趙謙難以自持,他低下頭,一口親在靜月潔白的脖頸上,用勁的吸吮,似乎要將靜月整個人,連同靈魂都吸進自己的身體裡,和自己合而為一。
靜月如同哄孩子一樣,不斷的輕拍著他的背,話語也儘量的放的很溫柔:“看你,還不如你兒子呢,佛生都沒這樣哭過,看你這個樣子,讓人看去多丟人啊,看你到時候羞不羞,都三十的人了。。。”
在靜月絞盡腦汁的哄勸中,趙謙終於平靜了下來。
剛才的激動與哭泣耗去了他已經被雲娘折磨的所剩不多的精神,當這股衝勁消彌不見了,他整個人也就委頓了。
將身體的重量移交給靜月,他全身無力的癱軟在了靜月身上。
靜月扶正他,牽著他的手,慢慢將他帶到床邊,倚了個枕頭在床頭,讓趙謙斜靠好。
安頓好了趙謙,她坐在床沿上,握著趙謙的手,輕聲道:“你坐好了,聽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趙謙知道靜月是要開解自己,順從的點了點頭。
“佛陀時代,在印度摩竭陀國,國王頻婆娑羅王的皇后懷孕了,佔師預言這個孩子長大後會弒父。頻婆娑王和皇后十分害怕,在孩子出生後,就把他從樓上扔了下來。沒想到,嬰兒只是摔斷了手指,卻頑強的活了下來,他就是後來的阿闍世王。由於結了這惡緣,長大之後,阿闍世為了取得皇位,受了提婆達多的挑唆,將頻婆娑羅王幽閉於七重室內而死,而且還瘋狂的加害佛陀。
當阿闍世王登上皇位後不久,提婆達多因犯五逆重罪而滅亡,阿闍世王也由於殺死了父親而備感悔恨,可惜已經晚了,他全身長滿了惡瘡,死亡指日可待。臣子們想盡了辦法,卻沒有一個人能救得了他。一個叫耆婆的名醫告訴阿闍世王,只有佛陀才能救他的命。阿闍世王慚愧的問耆婆,佛陀會救他嗎?因為他曾經做了很多傷害佛陀的事。
耆婆道:‘諸佛世尊,大悲普覆,不限一人;正法弘廣,無所不包,怨親平等,心無憎愛,終不偏為一人,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餘人不得。’
聽完耆婆的勸告,阿闍世王就去見佛陀了。佛陀當時正在竹林精舍為眾人講法,阿闍世王很慚愧的來到佛陀面前,長跪佛前道:‘慈悲的佛陀,我因為曾經的愚痴犯下罪不可恕的事情,殺害了可憐的父親,請佛陀接受我的懺悔。’佛陀微笑著為他治了病,並對阿闍世王說:‘世界上有兩種人可以得到快樂和幸福的結果。第一是修善而不造罪的人;第二是造罪而來懺悔的人。’
佛陀還說:過錯,誰沒有犯過?知道錯而去痛心改過,就是一個好人,我的法門就是廣大無邊的。。。罪業是沒有本體的,是空幻的,把心意忘掉之後,罪業也就消失了,發心改過而不再犯此造罪之心,這才是真實的懺悔啊。。。
阿闍世王聽了佛陀開示之後,很是感動地跪在佛陀面前哭了起來,然後發心皈依佛陀。他因為懺悔改過自新,為此他的身和心都得救了。”
靜月講完故事,拍了拍趙謙的手,對著蔫蔫的趙謙道:“按照佛陀的說法,造罪而來懺悔的人就可能得到快樂和幸福,你已經是個能得到快樂和幸福的人了,還有什麼不開心的?還有,你怎麼可以說出不行善的話來呢,只要你一動善念,早已有護法神報知佛祖了,你做善事,怎麼可能是白做呢?窈孃的事再解決了,你就又少了一樁罪孽,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