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稀罕起來。井伊氏原來全面代理溫莎財團的各種事業紛紛退出,只保留了阿留申群島捕魚的那塊業務。
其實,就算只剩下捕魚業務井伊氏也能過上富足的生活,這似乎是唐寧給井伊氏的一個默許的福利,好像暗示井伊直憲把四艘航母機交出來可以保留漁業,但井伊直憲也不敢確定,因為唐寧什麼也沒說,說不定是緩兵之計,一旦唐寧找到航母機的藏身之處就會像翻書一樣翻臉。
現在的大帝讓井伊氏很害怕,因為明明救了他一命的月島小姐居然從來沒有被唐寧以任何方式問起,擺明了唐寧要大動干戈,只待井伊氏的那一點點本錢,也就是四艘航母機被發現,井伊氏就完蛋大吉了。
鐳射推進器使用的是紅外鐳射,在影片新聞上也看不見,所以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科學家發現這個尖刺型的空氣推進器是什麼原理(參與這個專案的科學家除外)。
神秘的黑科技更增添了溫莎科技帝國的威懾力。井伊直憲都要慶幸自己小心萬分地藏好了航母機,更要感謝唐寧發明了大量的“野外生存技術”,什麼水電一體裝置和蔬菜水培技術、聲吶魚叉等,它們能夠支援是海軍能夠長期在遠離人類生產中心的地方生存。如果要補充淡水和食物的話,很可能他們早就被發現了。
在唐寧的納悶中,衛星還是沒有能夠發現目標,只好先抽出一部分資源來造福人類吧。太平洋上最精確的天氣預報就誕生在第一代衛星上,而太空探索公司每一次發射衛星都丟棄一節火箭,使他們對丟棄的落點越來越有信心。
因此,大量的氣象衛星升空了。鐳射推進器好處就是特別的可靠,因為不會大爆炸嘛,實驗起來科學家們都很放心,至於火箭在30公里的高度發力的問題,也不會擔心了,那麼遠,只有特別點兒背的人才會撞大運。固態火箭很少讓人點兒背。
衛星雲圖的解析得花多少的計算力啊,千萬臺pc雲網路又可以立功了。唐寧在前期已經為衛星技術投入了超乎想象的鉅額資金,現在的人們只見他不斷地放衛星,以為衛星不要錢似的。
好在衛星通訊可以成為電報的有益補充,太平洋上的船隻率先可以在文字頻道痛快地通訊,跟陸地上差不多。ibm、電信公司、保險公司都為衛星買單。保險公司買單是因為海上衛星通訊極大地增加了船隻的安全性。
海洋生物專家很快又為衛星發現了一條生財之道,原來,海上的鳥類就像是魚群的指路明燈,它們是海上的遊牧民族,哪裡有它們的身影,哪裡就可能有大規模的魚群。
其實,茫茫的大洋很像大沙漠,只有不斷遷移的大型魚類、鳥類在運動,要找到魚群活動的規律可不容易。透過衛星來追蹤逐魚群而居的某些海鳥是海洋漁業的大殺器。
想受到全球最先進魚群追蹤衛星的指點嗎?收穫分成當然就是必不可少的了。高質量的海魚有巨大的經濟利益,一噸可賣到60英鎊之巨。海洋生物追蹤衛星剛上線第一期,就可以追蹤數萬噸級數的海產,每年分成60萬英鎊毫無壓力。
這還只是太平洋,這還只是溫莎財團不想親自經營那麼多的產業,因為自個兒是公海漁業的裁判員,不好意思又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也不差那點錢,賺個好名聲讓公海的統治更合法些更划算。
裁判員的身份不是鬧著玩兒的,他們在各國的漁業中心設有常駐便衣警察,並且當警察出示身份時,漁民必須告之貨源,精確到每批魚來自哪艘漁船,以便公海漁警查他們有沒有違規捕魚。
違規的方向主要是捕殺未成年魚類,這是使漁業減產的一大禍害。這個問題沒有強勢的公海警察是沒有辦法解決的,現在終於有了一個全球漁業大總管,你不服不行,溫莎財團已經跟全球絕大部分的政府簽訂了協約,各國也派出觀察員來監督裁判員本身。
裁判員最霸道的地方在於,只要是曾經在公海里生活的魚群,游到了某國的專屬經濟區之後竟仍然屬於裁判員管轄,這個是比較有爭議的地方,好在溫莎財團把罰款的收入大部分歸於當地政府,否則大家就掀桌了。
目前,似乎主要國家中只有大清國的漁民不受“公海漁業委員會”管轄,全世界各國都為大清捏一把汗,中國人真有種,洲際大軍閥面前也敢耍大刀。
盛宣懷最近的主要活動就是天天在左宗棠面前勸他加入公海漁業委員會,否則溫莎軍閥必有“回報”,別忘了美國人就是因為北美野牛的問題被揍了一頓,丟了好幾個州,相當於大清好幾個省呢。
左大人的回應振振有辭:“奈何百姓不從。”反溫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