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捕撈都會有資料紀錄,徹底斷絕任何過度捕撈而導致的大量水產災難性減少。至於漁民有抱怨產出不夠的,可以申請到遠洋捕撈去,反正我們大帝已經發明瞭遠洋帆船,無論是自主租船出洋還是成為溫莎企業的員工都好商量。
這一回帆船相關的所有工廠都將設在南京,這個古老的城市將迎來有史以來最大的發展機會。中國新聞報的訊息一出,南京的房地產“砰”地一聲爆炸性上漲,讓人歎為觀止。可見人們對大帝操控產業發展的神奇手腕太有信心了。
慈善做得好不如我們林副主席大棒舞得好,在調查汙染工廠結束之後,位於南京的長江委員會向十萬餘家工廠下達了最後通牒,再排汙的話,就當成向聯合國安理會宣戰。
這個措詞很厲害,90%的廠家灰溜溜地關廠走人,剩下的到了最後期限之後仍然悄悄作業,因為他們不理解遙感衛星是幹麼的,結果就是安理會通知一萬多家工廠,12月12日安理會的空軍將把他們的工廠炸掉,為了避免人員傷亡,請大家夥兒那天不要去工廠上班,以及最不要呆在工廠附近。
我草,太殘忍了,這是安理會頭一回針對平民的行動,而且還做得大義凜然,大清國的中央政府代表全體人民表示“氣炸了肺”。
無論如何,到了這天,108架鐳射推進的戰略轟炸機從南京起飛,一波往東,一波往西,每架飛機負責一百家左右的工廠,硬是把這一萬多家工廠炸成齏粉,讓它們見證我大長江委員會對治理汙染的天大決心。
這時候那些斗膽抗命的資本家、工廠主們腸子都悔青了,血本無歸者多如過江之鯽。最後統計下來,還有48個不怕死的和不小心闖進工廠的平民在此次大轟炸中傷亡,長江委員會對無辜的12位不明真相的群眾進行了賠償並誠意道歉。其餘的就算活該了。
第434章 糖
“歡迎收看bbc時事新聞。聯合國與協約國之間的世界大戰持續進行,戰局對協約國繼續不利。聯合國已經佔領俄國的秋明油田七天之久,顯示俄軍及其友軍普魯士、奧地利、法國和英國組成的聯合空軍已無力奪回該石油與天然氣豐富的戰略要地。
在中亞地區,俄國勢力範圍(那一大堆的斯坦)被以色列、印度、中華聯邦和哈薩克團團包圍,沒有經過太激烈的戰爭,俄軍已經被逐出整個中亞。事實上俄軍已經逐出整個亞洲。
在北非戰場,非洲共同體已經鞏固了埃及的軍事佔領,並向利比亞推進,法**隊不足以在整個北非與非洲共同體抗衡,因而固守阿爾及利亞。
在伊比利亞半島,西班牙帝國已經與葡萄牙達成了合併協議,歐仁妮就任西班牙與葡萄牙聯合王國女王,並且成為加勒比海共同體和南美共同體的名義上的元首。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原海外殖民地首次合併在了一起。
西葡聯軍完成重組之後順利地向北非西部的摩洛哥王國進軍,當摩洛哥被聯合國成員佔領之後,將完成對協約國在北非的唯一勢力阿爾及利亞完成三面包圍,法軍日子會越來越難過,法國的盟友在秋明戰場上元氣大傷,恐怕無法在北非戰場有所對法國進行有力的援助。
北非和秋明是協約國最重要的石油來源,他們最後的一處石油來源在羅馬尼亞,據信這一地區將是兩大軍事組織爭奪的重點。為此,聯合國已經有跡象要佔領黑海與裡海之間的高加索地區。
溫莎財團曾經救助了數以百萬計的高加索居民,這些在俄國人鐵蹄下被迫赴美當奴隸的高加索人將充當重返高加索地區的主力,他們在北美報名參軍的積極性很高。
聯合國成員波蘭的軍隊正在東進,貌似要將羅馬尼亞與烏克蘭之間的通道切斷,以便聯合****佔領羅馬尼亞。石油是最重要的戰鬥機燃料來源,德、意、西的地面部隊都採取防禦姿態,為的是整體上考慮,先把所有的石油資源控制,以守為攻,令協約國的地面防空力量失去作用。
立陶宛軍隊也已經行動起來,向俄國西部的波羅地海沿岸的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發起攻勢,使俄軍捉襟見肘。因俄國首都聖彼得堡離波羅地海戰場太近,俄國沙皇正考慮將首都遷往莫斯科。
目前,英國保有協約國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但他們只能透過法國從北非獲得石油,為了開闢新石油來源,受到挪威在北海發現海底油田的啟發,英國皇室地質協會也幫助國家在北海找到了一口儲藏量相當可觀的油田。
海底開採的技術難度很大,成本也高,但英國已經沒有退路,只能選擇海上開採,並派重兵保護其海上鑽井平臺,這一充滿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