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出任海峽殖民地總督,否則要給跪了。
唐寧邀請阿爾伯特親王那是有講究的,他得問問,那份解決費馬猜想的大作是不是被交給了知情的數學家,親王有點尷尬,他已經把這事兒給忘了,雖然已經交給了劍橋大學的數學家巴貝奇,可是沒有得到回應,久而久之,(好幾個月了),他就忘記了。很不好意思的親王向唐寧道歉,表示要去催促一下巴貝奇。
巴貝奇是一位有名望的數學家,曾經擔任過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授的榮譽職務,這是牛頓擔當過的極其榮耀的教職。1823年,巴貝奇在政府的支援下,開始建造以蒸汽引擎驅動的差分機,用來比較數字間的差異,經歷10年未能竟功,巴貝奇遂轉而研究設計得更為完整,直接利用打孔卡輸入和儲存資料的分析機。
所謂的差分機就是利用“機器”將計算到印刷的過程全部自動化,全面去除人為疏失(如:計算錯誤、抄寫錯誤、校對錯誤、印製錯誤等)。而差分機一號則是利用n次多項式求值會有共通的n次階差的特性,以齒輪運轉,帶動十進位制的數值相加減、進位。
差分機一號由英國政府出資,工匠克里門打造,預計完工需要25,000個零件(大致均分在計算和印刷兩部份),重達4噸,可計算到第六階差,最高可以存16位數(相當於千兆的數)。但因為大量精密零件製造困難,加上巴貝奇不停地邊製造邊修改設計,從1822到1832年的十年間,巴貝奇只能拿出完成品的1/7部份來展示,不過差分機運轉的精密程度仍令當時的人們歎為觀止,至今依然是人類踏進科技的一個重大起步。
巴貝奇不斷延後完成期限的嚴重超支(英國政府在1842年的最後清算發現整個計劃一共讓國庫支出了£17,500)、製作過程不斷修改設計、時常與克里門發生衝突等諸多原因,讓完整的差分機一號一直未能完成,一萬兩千多個還沒用到的精密零件後來都被熔解報廢。
巴貝奇可以說是現代計算機的先驅,只不過用機械來構建通用計算機的難度太大,換了唐寧來做的話就能成,因為他已經造出了可以充當邏輯開關電路的真空管。無論是從技術先進性上來講,還是工程難度上來講,都不可同日而語。
但唐寧也不會那麼快就去完成這項開啟資訊時代的大發明,因為要讓真正的資訊時代來臨,來需要很多很多的基礎工業來支援,造出計算機來並不解決核心問題,還費老鼻子勁。至少不是現在,你想想,電力還沒普及的時候造電子計算機,不是太作了嗎?
這裡有一個比較傷感的事情,好朋友羅林森終於要在一個月之後赴澳大利亞了,唐寧動情之餘,表示他會在一個月之內做一套海水淡化的裝置送給他,讓他在船上可以用。當然了,如果有可能,他會把適合輪船上使用的氯氣消毒裝置也做出來。
能夠淡化海水的反滲透膜的製造原材料裡有一種用途很廣泛的,醋酸纖維素。這是一種纖維素以醋酸在催化劑作用下進行酯化,而得到的一種熱塑性樹脂。纖維素是木材裡的兩大組成成份之一,另一種是為木質素,是一種沙生產的工業原料,造紙的主要原料就是纖維素,唐寧已經擁有自己的造紙廠,獲得纖維素是很方便的。另外的醋酸在人類歷史中早就使用了千萬就,就存在於醋中,透過發酵就能大規模生產。
透過**化程度的控制,能夠製備各種效能的醋酸纖維素。如:二醋酸纖維素塑膠可做各類工具手柄、打字機的字母數字鍵、紡織器材零件、電器中的絕緣件、筆桿、眼鏡架及鏡片、玩具、日用雜品等,當然,現在對唐寧最重要的是它也可做海水淡化膜。三醋酸纖維素,其熔點高,只能配成溶液後加工,用作電影膠片片基、x光片基、絕緣薄膜電磁、錄音帶、透明容器、銀鋅電池中的隔膜等。對唐寧將來的工業發展很有用處。
羅林森很高興,表示自己又找到了一個多留一段時間的理由,要等到唐寧把船用反滲透膜搞出來。經過一番與法拉第等化學、物理學家的交流,唐寧已經知道時人對氯氣的使用已經達到一定的水準,他們有“次氯酸鹽消毒液”,只是不懂霍亂的病原體是透過病人的排洩物和嘔吐物傳播,所以唐寧有義務用比較有說服力的方式來告訴大家這個事實。光是發表在報紙上顯然篇幅不夠,可這個時代連像樣的科學、醫學雜誌都沒有,不錯,現在連大名鼎鼎的《自然》雜誌都沒有創刊,也許這個歷史使命要落在唐寧頭上了。
第24章 有講究的電力公司
唐寧把建電廠的關鍵想明白了,但是真正要去執行,還需要巨量的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