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不是雙胞胎的孩子長得一模一樣的機率很小,所以,人類的遺傳不僅是多鏈,而且肯定不會太少。
這種多鏈遺傳的假想有沒有證據呢?有。我的團隊用黑腹果蠅做了遺傳實驗,得到了可靠的結果。果蠅這種動物好啊,只需要兩週就能繁殖大量的後代,能統計出很明顯的規律。而且它的多種性狀容易觀察。
黑腹果蠅的實驗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遺傳物質確實是以雙鏈的形式複製的,我給大家講一講。”
雙鏈複製的傳說居然有實驗證據,在場的人無不虎軀一震,這可是驚天一擊。
唐寧:“我們的團隊首先把翅膀形狀不同的兩種果蠅作為實驗物件。這兩種果蠅中,有一種是翅膀很小,不會飛的‘殘翅’果蠅;還有一種是翅膀長長的,可以自由飛行的‘長翅’果蠅。這兩種果蠅雜交以後,產生的後代全部是長翅果蠅。咦?為什麼都是長翅?殘翅哪兒去了?是不是長翅的性狀出現會抑制殘翅?為了解答這個疑問,我們需要再做實驗,把第一次雜交的後代再做一次檢驗。
隨後,我們團隊又讓這種雜交後的長翅果蠅(也就是子1代)進行雌雄交配,結果產生的後代中(也就是子2代),既有長翅果蠅,又有殘翅果蠅。從後代數目來看,長翅果蠅佔3/4,殘翅果蠅佔1/4,比例是3∶1。
這意味著什麼?大家拿筆來算一算,只有兩種遺傳因子分佈在兩條鏈上,一種對另一種有抑制作用,叫顯性,另一種叫隱性。顯性鏈和顯性鏈在一起,當然是顯性,顯性鏈和隱性鏈在一起,表現出顯性,這兩種加起來就應該是佔3/4,剩下的1/4是隱性鏈加隱性鏈才能表現出來的殘翅。”
除了維多利亞公主和卡梅隆夫人這樣的來打醬油的人沒有帶紙筆,很多的認真對待這次沙龍的人都帶了,數學好的布魯內爾甚至心算就得出了“確實是雙鏈複製才能解釋這樣的資料”的結論。
華萊士興奮地叫道:“太奇妙了,雙鏈複製也有證據了,看來神創論真的遭遇到了危機,原來我也認為這雙鏈大分子自發從無機變成有機的自然發生論很難證明的,哈哈,強大!不行,我得回去親自抓果蠅來做實驗!”
卡梅隆夫人恐怕永遠都不會明白,而維多利亞公主經過苦思也終於明白了這個3比1的意義所在,對大科學家伯爵露出崇拜之色——這麼驚天的大證據。她不禁問唐寧:“你是早就猜到了雙鏈機制,還是做實驗之後得出的結論?”
唐寧:“我早猜到了,嗯,是這樣,有一天,我碰到一個藍色眼睛的人,我就好奇地跟他聊起來,問問他的家族裡都有哪些人是藍眼睛的,我把他的資料統計下來,然後又做了很多次類似的調查,資料正是3比1,那個時候,我就已經在假想雙鏈遺傳的規律了。”
天才!多麼理性和深刻的洞察力。眾皆拜服。
這就已經是兩大證據了!
達爾文迫不急待地問唐寧未競的問題:“遺傳因子分佈在不同的雙鏈上的猜想又有什麼證據?”
唐寧:“我們還用一種白眼睛的果蠅來做實驗。本來,果蠅的眼睛是紅色的,只有很少的白眼果蠅被偶然發現。我讓白眼雄果蠅和紅眼雌果蠅交配,結果後代全部是紅眼睛。這說明,紅眼睛相對白眼睛是顯性性狀。
但是,當用白眼雌果蠅和紅眼雄果蠅交配以後,產生後代的情況卻非同一般:不僅紅眼和白眼果蠅都存在,而且,雄果蠅全部是白眼睛,而雌果蠅全部是紅眼睛。
這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有一個遺傳因子是決定性別的,而且跟眼睛顏色的遺傳因子在一起,這樣才能解釋它們總是同時出現。二、雄性遺傳因子是顯性,只要有它在,果蠅就是雄性。這其中的資料就比較複雜,我一時半會兒講不清楚,但是會在下期的《自然》上發表相關的論文,用來支撐我們的進化論學說,大家記得去買來看。”
事到如今,18貴賓都覺得不虛此行,(也許卡梅隆夫人是例外,但她也莫名地替這些找到真理而大快人心的人們感到高興),真是一個豐收的科學沙龍。
在一片喜悅當中,胡克園長又丟擲一枚重磅炸彈:“看來伯爵大人是解釋自然現象的天才,我也觀察到一個現象:大部分的植物都不能自花授粉,雖然它們的雌蕊和雄蕊長在同一朵花上,但要麼是由於花期不同,當花粉掉在雌蕊上時雌蕊卻沒成熟,或者早已經被授粉。要麼是雌蕊的子房有過濾自己花粉的功能。我想……肯定是剛才伯爵所說的自花授粉產生的後代太雷同,沒有差異性生存優勢。那麼,這種規律能不能套用在人身上?我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