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部分(2 / 4)

小說:維多利亞的秘密 作者:青詞

是做過財政大臣的人,為政府精打細算是他的本職工作,也是一件驕傲的事情,對於一個要顛覆整個英格蘭基本制度的理論來說,他不火冒三丈才怪。

馬克思不鹹不淡地說:“史密斯先生,我不排除有像您這麼有眼光和勤奮的資本家,也不排除有經營不善而破產的資本家,但我的理論不是針對某些個別案例的。資本家作為一個整體是不可能吃虧的。他們永遠不可能在同一時間血本無歸、一蹶不振。也就是說,資產階級永遠掌握著生產資料,把持著國會,不讓工人的代表成為議員,就算有少數議員例外地為工人考慮,也無法改變工人的弱勢地位。沒有鬥爭,就沒有公平。”

若按人頭算,資本家真的是永遠要在“民主”這兩個字面前吃虧。馬克思一句“資本家作為一個整體”就抹殺了資本家所有的智力和體力勞動,確實啊,其實資本家想不幹活的話,把錢存銀行裡就成了,買公債啊,買有可靠分紅的股票啊,這真不費什麼腦子。

達爾文說:“馬克思先生,你說原始社會是公有制,有什麼證據嗎?還是假想。”

馬克思:“是假想,但是這一定是事實,因為匱乏的時候不平均分配就會餓死人。好比一個大家庭,大家都捱餓,結果一定是均分食物。生產力會從這個階段逐漸上升,導致私有制的出現,然後再上升,到最後,物質極大豐富,必定重新回到公有制,因為沒有必要再私有了,大家隨便用。勞動不再是必須的,而是一種快樂,那時候,所有的體力活兒會被腦力代替,甚至大部分辛苦的腦力勞動會都被機器代替。

我之所以要提到這種原始有公有制,是提醒大家曾經有過一種很公平的時代,後來,這種公平被淹沒在私慾的洪流中,歷史終將再現這種似曾相識的社會公正,而越早意識到這種正義的國家的經濟越強大。也就是說,公有的程度越高,消費能力就越強,社會生產力就越發達。”

達爾文:“我看不到這種公有制優越性的必然性。既然你也欣賞進化論,那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吧,為什麼所有的動物都是為自己覓食,撫養自己的子女,而沒有形成一個公有制的社群呢?會不會只有這種生存方式才有優勢呢?”

與生物學家辯論進化論,馬克思不得不萬分小心,謹慎地說:“螞蟻和蜜蜂好像是公有制的吧?”

入彀了,達爾文緊隨其後:“對!但生活在一起的螞蟻和蜜蜂是一個家庭。就像我們人類社會,家庭裡是可以實行公有的,賺的錢大家一塊兒花,現在很多的家庭都是這麼辦的呢。可是你所說的公有制是整個社會,也就是說,一群螞蟻要跟另一群螞蟻分享自己的食物。這是不可能的,它們之間甚至會發生慘烈的戰爭。《**宣言》當中的呼籲全世界無產者聯結起來,那就是相當於呼籲所有的螞蟻聯合起來,共享這個世界的食物,很顯然,這是不切實際的。團體之間永遠存在著生存競爭關係。”

不愧是自己尊敬的大師,華萊士豎起了大拇指,他對公有制就是這種感覺。

馬克思也不白給,他正要說話,但雨果竟然先開口了:“但其實人類可以組成一個大家庭的,對吧?所有成員像一家人一樣信任和親密。”這位“歐羅巴聯邦”的倡導者對公有制有一定的好感,至少這是一種很有趣的理論。

華萊士說:“雨果先生,我的兄弟隔了幾年不見我都感覺到很陌生,假如我跟我兄弟說咱們賺的錢一起花吧,他就算同意,我嫂子也不同意,因為他家賺的比我多。唉,連真正的一家人都不可能公有,怎麼能想象整個人類公有?”

大仲馬:“假如你賺的跟你兄弟一樣多呢?你嫂子就沒意見了吧?”

華萊士:“不行,因為我花的還是比我兄弟多!”

眾皆哈哈大笑,給激烈的氣氛帶來一絲短暫的歡愉。

馬克思不得不打擾大家的歡愉,說:“提醒一下,是生產資料共有,不是財產共有,工人不會賺得一樣多,在物質極大豐富之前,要按勞動量分配,我認為,從長遠來看,從整體來看,勞動是衡量不同商品價值量的唯一標準,也是衡量勞動者價值的標準,必須按勞動量來給工人發工資。”

伍德果然是作過財政大臣的,把握到一個重點:“我發現馬克思先生很喜歡把不同的東西抽象成相同的,並稱其本質,那我也來一個——工資收入其實跟資本收入本質是一樣的,工人難道就沒有鹹魚翻身的一天?如果幾個人工湊錢來辦個小工廠,這算什麼?算全人類的嗎?那他們還辦什麼勁?你們的政府會允許這種小工廠存在嗎?你們知道英國有多少這種鹹魚翻身式的小手工作坊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