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寧的旗下已經擁有四艘萬噸級遊輪,一艘萬噸級貨輪,並已經產能全開,在電悍技術的支撐下,造船能力達到兩個月一艘,當一艘遠洋巨輪到達遠東時,就有另一艘新船從水晶造船廠駛出。這些巨輪都劃歸淡馬錫資本旗下的新加坡航運公司,最近一艘劃歸荷蘭東印度公司,這些有政治覺悟的中國先覺者們就是乘坐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遠洋巨輪返歸遠東,有幾個留在了新加坡,大部分回國去抗英救亡,不知所蹤。他們只知道要救國,卻忘了自己的死亡才是大清最重大的損失。大清本來就不旺盛的改革派人數更趨近於零了。
日本人見到中國人被遣返了,又是遺憾,又是高興,特別是西鄉隆盛這樣的軍人,意識到中日兩國就像亞洲的難兄難弟,但這對落後的兄弟將來很可能因為爭霸而打起來,遠洋巨輪的出現已經讓海洋不再是天塹,日本像以前那樣靠神風的庇佑而免於蒙古大軍的侵略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
第89章 建國大業
曾紀澤離開了考察團,但考察團並不會停止它偉大的歷史使命,在新加坡補充了煤球和食物之後,奔赴倫敦。英國這個全球實力最強大的發達國家將是唐寧給考察團安排的最主要目的地。
而唐寧在倫敦開始籌備他接手盧森堡大公國的事宜。盧森堡是後世全球人均gdp最高的國家,(因為人口少),先是歐洲的鋼鐵製造中心,後來又成為了歐洲的金融中心。不過,現在的盧森堡可不是這樣。拿破崙大帝戰敗之後,決定盧森堡命運的最重要的倫敦條約決定了它現在的格局——它的防禦工事是歐洲最強大的之一,因此普魯士的5000士兵佔著不願走,法語區基本上全部劃歸比利時,成為“盧森堡省”。最要命的是法語區是工業區,盧森堡最有錢的地方,所以,現在的盧森堡是一個農業窮國,在傳出唐寧接手大公國之前,已經有相當數量的盧森堡人受不了窮往外移民,最大的目的地是方興未艾的美國。
在唐寧接手的訊息傳出之後,所有有移民傾向的盧森堡人紛紛駐足觀望,因為這位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工業家可能給盧森堡帶來振興的希望。也就是說,他們的新君主還未上任就已經贏得了巨大的威望,可以說,反對唐寧接手盧森堡的臣民基本上為零。
溫莎大公也沒有讓他的新臣民們失望,接手政務之後第一個計劃就是超低稅政策,平均工商稅率為1%,消費稅為零,遺產稅為零,農業稅為零,關稅為零,不錯,所有商品來到盧森堡都跟本地的商品一個待遇,單方向免除對所有國家的關稅,也就是說,將來在盧森堡你能買到全歐洲除了原產地之外最便宜的商品。
稅率低了,經濟活力就上去,而在溫莎大公手下幹活的公務人員不僅工資沒降,還有所上升,這就是土豪大公的魅力,盧森堡人做夢都要笑醒。盧森堡人口總共也就二十萬人,跟一家大工廠似的,大公做這種“慈善事業”一點壓力都沒有。
請大家注意,遺產稅為零,這將吸引全歐洲的富人到盧森堡來,富人來了,那經濟不上去才怪,我們大公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很多人懷疑大公這個遺產稅政策是給自己量身打造的。
消費稅為零,那當然是鼓勵消費。
既然是自己的國家,唐寧會把所有的產業都在盧森堡搞一個“備份”,以備不時之需,電報機、鋼鐵公司、鋁業公司、腳踏車、牙膏、牙刷、甜味劑、醫療器械、製藥廠、兵工廠、留聲機、計算機……
這些工廠只求技術儲備,不看重銷量,僅僅是這,就夠盧森堡受益無窮,還會有大量的高科技人才進入盧森堡來,而科技與教育是大公的大政方針重要一環,他會斥巨資創辦盧森堡大學,請來以英語、德語、法語、荷蘭語授課的優秀教授,把盧森堡建成歐洲學術中心。至於基礎教育,那更不用說,以全民普及12年高中教育這個全世界最高的標準為目標。這些都是要錢啊錢,正是土豪大公的用武之地。
盧森堡的國防,則主要採取跟列強打好關係為主,只要跟英國、法國、普魯士、比利時打好關係,基本上不虞被侵略。當然了,本土的國防軍也要開始建設起來,逐步把現在的普魯士守軍和黑森僱傭兵取代。盧森堡人口這麼少,基本上只能走瑞士的老路——全民皆兵。
大公出手了!盧森堡的經濟將像滾雪球似的增長,每一個盧森堡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唯一不好的是大公竟然宣佈盧森堡是無神論國家,“因為進化論已經徹底否定了上帝存在的可能,作為一個理性的國家領袖,我有理由認為宗教屬於過去,未來屬於科學。盧森堡不會對宗教信仰進行迫害,但對濫用宗教自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