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3 / 4)

小說:維多利亞的秘密 作者:青詞

州為總部,向全球行銷,將成為廣東省標誌性的產業。豈能不令巡撫大人心動?

於是乎,對抗中央的領頭羊廣東省與溫莎財團之間的眉來眼去更是曖昧倍加了。

solo與綠色通道交通方案在歐美引起極大轟動,紐約時報認為它代表未來大都市的交通發展方向,甚至前景比懸索氣球更好,因為氣球雖然不佔地面空間,可是佔天空不小的空間,因此,除了浪漫主義氾濫的義大利特別勢衷之外,別的國家發展的速度不是很快,特別是狹窄的古老城市,要給大氣球讓出空間來不怎麼方便。而solo,你想,獨輪車啊,小得不能再小了,跟行人所佔的空間都差不多,綠色通道的寬度僅為半米,跟一條盲人通道差不多。

第252章 醫療中心

馬克思認為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制度固有的缺點,是盲目投資導致的產能過剩,只有把盲目投資轉變為“有計劃地投資”才能避免經濟危機週期。唐寧顯然是不能同意的,並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計劃”,國家的計劃也只是“一家之言”,怎麼能保證國家就不盲目?所以,由市場中每個自由的參與者自己對自己的計劃負責才是真正的“計劃經濟”。由國家來替別人計劃,那叫崽兒賣爺田不心疼,那些官員在根兒上就不能替別人考慮得失的,這是人性。

曾經在1825年經濟危機時大量借錢給別的銀行的奧弗侖…格尼公司被稱為“銀行的銀行”,不料,風水輪流轉,在1866年4月,這家銀行的銀行自己遭遇了危機,其債務高達1100萬英鎊,向英格蘭銀行求助遭到拒絕,只能慘遭破產清算。

這是一場經濟危機的發端。分析其投資失敗的原因,大體是因為投資鐵路太多。其破產清算時,引發了英國人的恐慌,倫敦、利物浦、曼徹斯特、諾威奇、德比、布里斯托等城市的居民紛紛跑到奧弗侖…格尼公司在倫敦倫巴第街的總部去圍堵。

這時,馬克思又出來鼓吹他的“計劃經濟論”,要不,怎麼從根兒上解決經濟危機呢?唐寧的理論是:經濟危機本身是多餘產能的釋放,不需要解決,經濟發展就好像堆沙粒,沙丘不斷地增高,但誰也無法預測沙崩什麼時候到來,因為隨著沙粒數目的增加,預測的難度會以指數級上升,很快就達到不可預測的水平。

以國家計劃代替堆沙就只能選出正方形的沙粒一顆顆地堆砌,經濟發展有可能在某方面突出,但總體上會發生匱乏。而粗放型地堆沙丘雖然有沙崩的可能,其代價卻是可以接受的,每一次沙崩之後經濟會更健康。

身為英格蘭銀行的單一最大股東,唐寧總得為英國的經濟危機做點什麼啊。這裡有兩個方法,一個是大規模提高工人福利,使工人在失業時也不至於生活質量大幅下降,另一個是大規模地創造就業。現在的經濟學家仍然以亞當·斯密的古典自由主義經濟學派為主,恩格斯的工黨倒是想啊,但要國會議員們同意大規模提高福利,在他們眼裡簡直跟直接搶別人的錢差不多,所以重點還得放在後面一個方案上。

別人要增加就業很難,溫莎財團做這事兒簡直太容易,只要鼓勵英國人去海外就業就行了,溫莎財團能推動的移民目的地太多了,印度、馬來亞、新幾內亞、美國西海岸、西伯利亞、巴西,要是適應德語環境,去馬達加斯加也行。英國自己的英屬北美(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紐西蘭也都可以,不過,這些地方唐寧自己還沒有怎麼去經營,所以不屬於他親自推動的“移民計劃”。

由於萬噸級遠洋輪船的出現,現在到海外殖民地去也不再是痛苦、危險的旅程。對於那些有點錢的人,還可以坐飛艇去,更是沒有一點風浪的摧殘,舒服得很。那些太窮的人,蘇黎世銀行還可以提供無息貸款,什麼時候還錢要看你什麼時候找到工作,保證移民沒有後顧之憂。

堂堂大英帝國怎麼還能全部靠一個叫“蘇黎世”的銀行來推動自己的移民呢?真是不好意思,國會終於同意了負擔失業新移民一半的無息貸款。什麼叫富可敵國,這種幫助全球第一強國應付經濟危機的能力才能讓人深切感受到。

印度作為大英帝國第一殖民地,經濟又發展迅速,是接收新移民最多的地方。唐寧終於有機會大規模實施他的“召喚一個法律畢業生當酋長,一個醫生當祭司,再加一個教師搞教育,統治並振興一個部落”的偉大計劃。

哪有那麼多的法律畢業生啊,實在不行,臨時學幾個月就上崗吧,醫生也是如此,有實習資格的就上,做點小手術還需要語音電報機在一旁伺候,讓有經驗的外科醫生遠端指導,以免鬧出人命來。教師就更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