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部分(3 / 4)

小說:維多利亞的秘密 作者:青詞

應的鈾同位素,唐寧把這種神秘晶體設為“最高機密”。最好的檢測裝置沒有,但能夠檢測岩層年份的普通級裝置面向所有科學家開放,以讓全世界的大學都可以驗證這門劃時代技術的正確性。

現在,人們終於對時間有了全新的概念,不再害怕地質事件的發生,因為那太遙遠了,幾乎不可能在他們的有生之年發生。

然而,宗教權威的進一步重創也導致了信仰的危機,基督教發生了歷史性大叛逃,特別是新教徒,本來受到的限制就小,改變信仰也沒有什麼世俗代價。

正如狄更斯在《雙城記》中那句名言所說:“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開放者更展開胸懷迎接煥然一新的目中無神的時代,膽怯者更顫慄地看到上帝奄奄一息、死神永生的時代,與神角力者佔到了上風。

第144章 賓夕法尼亞

在唐寧發明高階的原油提煉、精煉術之前,石油最大的用途就是用來代替昂貴的鯨油,這是當時大眾用來照明用的最常用的東西。隨著電力的普及,原油的這個用途也將被替代。婆羅洲是自從被唐寧發現有石油以來,成了世界原油產出中心,但它的產量供不應求,所以一旦有新的原油產區被發現,淡馬錫資本的人就迅速跟進,這一次,唐寧真的要跟美國人打交道了,因為新的高質量石油產區在賓夕法尼亞。

賓夕法尼亞真是個風水寶地,又有煤礦,又有鐵礦,現在還發現了大量的“石頭油”,無怪乎成了美國重工業的先驅州。美國人在此地發現石油並不是像唐寧那樣特意地勘探,而源於當地人使用了幾百年的傳統,印地安人部落收集零散的油石塊來當藥膏,驅蟲劑,塗在臉上舉行宗教儀式。原住民使用石油的方式很簡陋,也沒有大規模地開採,但到了商業敏感度相當高的美國人發現之時,一切都不一樣了,這裡是美國,不是像波羅洲這樣的在唐寧強勢統一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和荷蘭東印度公司後才建立起全島行政機構的不毛之地。

德雷克上校於1859年8月在這個後來被稱為“油溪谷”的地方打下了第一口油井,素有冒險精神的美國商人迅速像蝗蟲般湧入油溪谷。由於新加坡石油公司的採油機械相當發達,猛然間就接到來自美國的大量訂單,使他們立即感到了這次狂潮。這一次的狂潮跟十幾年前的加州淘金潮還不太一樣,那時人們都湧向加州,可是真正挖到金子的人並不多,這回卻是大批大批的人打出了油井,以至於賓夕法尼亞一下子成了全球石油中心。

石油開採者還從森林伐木工人那裡學到了儘量廉價運送油桶的招術,伐木工人把砍下來的原木粗略修剪之後就丟進人工溪流裡,任其自行漂移。而石油開採者則把油桶裝到小船中,讓小船自個兒順流而漂。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原油在漂流的過程中洩漏,你道為什麼這裡被稱為油溪谷呢?黑乎乎的原油嚴重汙染了當地的生態。

路透社把油溪谷被石油瘋狂汙染的訊息傳到了唐寧那裡,使他不由得一聲嘆息。瘋狂的資本逐利屬性啊。

蒼白無力的環保說教無法打動貪婪的美國商人,淘油潮絲毫沒有受到電訊報環境保護呼籲在影響,這時唐寧發現自己不喜歡美國人。

既然不喜歡,那就不到美國設廠了,全球第二家使用精煉技術的能源與化工工廠放在英國的港口城市普利茅斯,用以加工從美國進口原油供應歐洲日益增長的需求。名曰:英國石油公司。

只有唐寧的技術能把原油轉化成利潤豐厚的乙烯、甲醇、化纖等化工與能源原材料,從客觀上說,他從這一次的採油潮中獲利最多。可惜他的心態已經變了,從以前的獲利變成了無人理解的環保主義古怪資本家。

在油溪谷的一些油井裡還發現了天然氣,這些在後世將是寶貴能源和化工源料的好東西目前沒有人會利用它,運也運不走,開採者只好就地燒掉,英國石油公司大量收購帶有天然氣的油井,並加速研發液態天然氣運輸船,這可能是商用船隻裡技術含量最高的船型,巨大噸位的船體只要有少量洩漏就歇菜了,液態天然氣會氣化,氣化就相當於化為烏有。有些天然氣中含有百分之一、二的氦,這個對於飛艇來說是相當可觀的來源,可比直接從空氣中分離出來產量要大得多。

油溪谷大量的採油者現象引起了敏銳的商人的分析,不到20歲的約翰·洛克菲勒和他的小夥伴克拉克認定如此瘋狂地開採必定使精煉業成為更加有利可圖的產業,所以他們啟程前往剛剛成立的英國石油公司學習煉油技術,因為他對美國熟悉,以及對油溪谷的產業相當瞭解,唐寧很快在中層管理員工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