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跟大沙漠一樣荒蕪沒有生命,而為什麼火星沒有生機?卻是因為上面沒有水。沒有水的原因則是太陽暴君的巨大威力,身在北極、南極就會經常看到來自太陽的巨大能量的表象——極光,表明來自太陽的能量風不停地吹過來,而地球擁有行星級大磁場,能夠把太陽風偏轉,火星卻沒有這麼好的運氣,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火星原本可能含有的海洋被太陽風慢慢地吹乾了,造就了現今的模樣。
這個“漫長”是多長?關心人類命運的人們雖然得到了神級科學家的小小安慰,但還是不完全放心。
好吧,看來,所有的擔心就集中在人們對天體級、地質級時間的概念太模糊上面,科學魔導師只能放大招了,正好,最近去天主教國家法國最大的感受就是負面評價來自於他的無神論觀點,既然論戰已經開始,再給教徒們一記重拳。這一記重拳對某些人來說也許比進化論更重,因為物種起源是一個不可在實驗室裡重現的過程,它發生的時間也比較模糊,也只能用“漫長”兩個字來代替具體的數字,那麼,現在就讓我偉大、光榮、正確的大魔導師揭開這個時間的秘密。
現在在元素週期表上最重的元素也就是排在最末位的是原子量高達92的鈾,在揭示天然石材放射性特性的時候,大魔導師曾經語焉不詳地提到過,放射性的氡氣的來源其實是鈾,這一回,大魔導師要徹底把底牌揭開——這個最重的元素是可以嬗變的。
自然界中的鈾以三種同位素的形式存在:鈾…238(99。2739至99。2752%)、鈾…235(0。7198至0。7202%)、和微量的鈾…234(0。0050至0。0059%)。大魔導師可不打算把不常見的那兩種鈾也告訴大家,因為那會有一個可怕的後果,它們能在慢中子的轟擊下產生裂變,如果其質量超過臨界質量,就都能夠維持核連鎖反應,在核反應過程中的微小質量損失會轉化成巨大的能量。這是什麼東西大家應該已經猜到了。所以,現在提到的鈾專指佔絕大多數的鈾…238,它的半衰期是44。7億年,這意味著如果知道一個物體的初始鈾含量和現存量,就能計算出這個物質存在的最長的超長年代,這個十億級的數字,已經能夠代表最漫長的天體與地質年代了。
那麼,怎麼才能知道一個物體的初始鈾含量呢?這就要提到一種奇特的晶體——鋯石。寶石級的鋯石經過切割跟鑽石很像,詐騙犯可以拿它來忽悠外行。它的結晶過程無法容納鉛,(鉛是鈾衰變的最終產物),但鈾卻可以在初始時進入鋯石,這給了科學家一個極好的機會,終於有了知道衰變產物初始值的含鈾物體,(為零)。獨居石、榍石和斜鋯石等也有類似鋯石晶體的特性。
經過數月的準備,大魔導師終於把這顆重磅炸彈丟了出去,毫無疑問,主論文發表在《自然》上,並同時在電訊報上有科普級的介紹,在bbc上有更簡略的介紹,標題是——地球多少歲?
經過數月的煎熬,可憐的人類終於吃到了他們期待的果實,至於是甘甜還是苦澀,那就看你個人的性格了。電訊報創世般震撼的科學解釋,先看結論,目前找到的最老石塊年齡為40億年,而大家關心的恐龍,基本上它們的化石出的岩層在6500萬年以前,可以斷定是6500萬年前的一次星球級大災難導致了恐龍的滅絕。
這個數字要是坐實,對聖經來說就不是打臉的問題,而是把腦袋拍飛的問題。聖經中不超過一萬年的數字在地球與恐龍的年齡面前,簡直就是一個幼稚的幻想,比安徒生的童話也好不了多少。請注意,這可不再是達爾文和華萊士、赫胥黎等進化論科學家用“漫長”這樣的模糊字眼來留給教會巨大的狡辯空間,這整個科學方法是可以一遍又一遍地重現的。根據科學魔導師過往的記錄,這必定是真真兒的。
大英博物館的考古學家們天天就興奮地在搞檢測,電訊報這段時間本身都已經成了各大報紙頭條必播的內容,三天兩頭就測出一個新的資料。這些資料跟岩層上下的排列先後的預期是一致的,跟各種遠古生物化石的進化路徑是一致的。
除了唐寧的實驗室之外,別人沒有能力計算鈾的半衰期,這涉及到另外一個重要的技術,如何檢測放射性?
放射性物質可以使空氣電離而產生電流,而一種神秘的晶體會產生“壓電現象”,即受到壓力時,晶體的一側會形成正電荷,另一側會形成負電荷,放身性電流與壓電現象制衡則可以有效檢測到放射性的大小。
為了防止別的科學家得到先進的放射性技術引發進一步的科學發現,如:發現可能產生連鎖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