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2 / 4)

小說:天下道門 作者:冰點沸點

,應該是本自先秦諸子中老莊道家之說。其後東漢張陵建教蜀地鶴鳴山,方有道教之傳。”

“清少大材。只是道門之中,有儀,有理,有法。其義理,乃是源自道家老莊之說;其科儀,自張陵建教而後,因襲相傳;其法,卻起自上古神仙方士。”碧真侃侃言道。

“碧真所說,便指春秋時神仙家麼?”梅清問道。

神仙家所指,乃是春秋戰國之時一派,與道、儒、墨、法等並立,學說不似其他諸家為著經世濟人修身強國,其根本目的說來倒也簡單,只有四個字:長生不老。

碧真聽了梅清所說,不由笑道:“清少說得倒也不算錯,長生不老,自然是神仙家追逐的目標。只是神仙家修行所求,豈止四字這般簡單,不過那世俗之人,尤其是帝王中人,重視神仙方術,只為長生,因承相傳,便變得神仙家只有個求長生了。”

說罷,碧真便為梅清細細解說道門之傳承,實是承自上古道、神仙兩家。其義理上承老莊,其修行則多采自神仙之學。

“修行之法,千途萬徑;道門修行,那佛家儒家,亦是一般修行。而我道家之所以謂‘修行’為‘修煉’者,乃是因道門金丹之道,概由一‘煉’字入手。總體言之,道門修煉之法,大體分為二派,是為符籙、丹鼎。”

“符籙煉氣,丹鼎煉丹。符籙亦稱為符水派,其法乃是修符畫籙,借陰陽之機,移天地之力。世間所謂三山符籙龍虎、茅山、閣皂,便是傳自符籙派的天師、上清、靈寶三家,其他又有如神霄、東華、天心等諸多派別,至元時合而為正一道。”

“丹鼎亦稱為金丹派,又可分為內丹、外丹兩派。外丹便是運爐鼎燒煉,以草木、金石為藥,九轉為丹,服食得道。剛才碧真所行九禽導引之術,說來也算是外丹之類。”

“只是外丹之術,久已失傳,而世間所傳煉丹之術,妄稱黃白,多為欺世盜名之徒,不堪為信。而內丹之法,漸次大行,是為修煉正途。”

所謂內丹,亦稱“還丹”、“金丹”,其意乃是以外丹之名借喻人體修煉之法,以身體為爐鼎,以精氣為藥物,以神意以爐火,在體內便如煉製藥物一般凝鍊成丹,進修大道。

內丹之道,開始並不似符籙一般立教山門,廣收門徒,而多是私傳秘授,隱於民間,鮮為世人所知。後來魏伯陽、張果、羅公遠等名聲漸傳,尤以鍾離權、呂洞賓為大成,這才慢慢顯名於世。

直到北宋王吉(三個吉),首建全真教,始立教門。王吉便是世稱王重陽,其門下七大弟子,世稱全真七祖,名動天下。因其立教北方,故又稱之為金丹北宗。

而南宗則傳自紫陽真人張伯端,其後五傳至白玉蟾,被稱為南宗五祖。至元李道純,合南北二宗為一,便是現今所傳金丹之道。

第一卷 七星古硯 第二十八章 性命雙修

碧真講的這些,梅清有些是瞭解的,如道教源流發展的一些情況。但涉及內外丹道之別,燒煉之法,便兩眼一抹黑了。事實上在梅清一直以來的思想認識中,所謂丹道就是把水銀加礦物燒成藥丸子,然後就吃下去聽天由命。運氣好功力強的,可以逼出來增強抵抗力——如記憶中某個叫梅超風的大姐;運氣不好或功力不強的,十有八九登時就要駕鶴西遊、魂歸地府——如史書上某些迷戀此道的帝王將相。

碧真聽了梅清的解釋不由大笑道:“梅超風?卻是哪方高人,莫非你是梅家的哪位前輩麼?你說的倒也不全是錯,外丹一道,若得其真,最是益人;若稍有誤,最是害人。只是此道久未聞有得真諦者。何況我看不少自稱善練外丹的傢伙,連最基本的養氣功夫都沒有。須知外丹亦需以內丹相鋪,你以為只光燒燒火,就能煉出真正的還丹來不成?那還不滿世界都是仙丹了。”

梅清一聽有些意外地道:“這外丹不是支上爐子燒就成了麼,只要按比例算好藥,看好溫度,到了時間自然轉化麼?”

“哪這般容易的?”碧真一臉好笑地道:“就說是外丹,亦是神念所寄,元氣凝結,講究氣機交感,不過是借了外力罷了。要真是支了爐子燒就行,那大家還修的什麼真,全改行做燒炭工得了!算了,不提這燒煉外丹之事了,反正無論如何,估計現在世人是再無緣得見真相了。還是隻說內丹罷。金丹大道,雖然萬千,但其入手,不過性、命二字。有修命不修性的,也有修性不修命的;有由性入命的,也有由命入性的。其中種種,難分軒輊。”

“外道修行,多由修命入手,如行氣、導引之法;禪門中人,多由修性入手,如明心見性、心源性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